[实用新型]机载超音速气流致冷核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2384.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薇;张景红;熊尚清;金德镇;庞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薇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载 超音速 气流 致冷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机载超音速气流致冷核化装置。
背景技术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利用干冰影响云雾实验成功后,揭开了现代科学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利用冰水转化的贝吉龙过程,使用干冰等制冷物质影响云物理过程已为世人公认。但干冰等物质既不易保存,又易产生温室气体,对环境有所影响,因此云物理科技工作者一直在探索新的影响云雾过程的方法和技术。
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和实验证明,气体以超音速运动时会产生激波和膨胀波,在膨胀波中气体猛烈膨胀,有的部位甚至可接近真空,膨胀波能使气体剧烈绝热降温,从而产生冰胚和冰晶,这就是超音速气流(马赫数M>1)的致冷核化效应。设气流经膨胀波时的温度为T,其与超音速气流的马赫数M的关系为:
T=T0/(1+0.2M2),T0为总温(或称滞止温度)
当T0=273k,M=1时T=-45℃,(低于水气同质核化温度-41℃)
M=2时T=-120℃,M=3时T=-176℃
当马赫数M>1时,超音速气流在-1℃~-17℃的过冷云雾中产生大量冰晶,在-8℃时每升空气产生的冰晶为1011~1012量级。
超音速气流发生器的设计
要使常温空气致冷核化,首先要使空气加速成马赫数M≥1的超音速气流,根据经典空气动力学原理,要将亚音速气流加速到音速、超音速,必须采用拉瓦尔管。对亚音速(马赫数M<1)的气流,其在管道中的速度是随管径变小而变大,但对超音速气流则相反。因此亚音速气流达到音速后,要进一步提高速度,就要使管径逐渐变大即成扩张管。扩张管结构与超音速气流的性质有如下关系:
其中Ae:扩张管出口横截面积
At:扩张管进口横截面积,即喉管横截面积
M:超音速气流马赫数
γ:气体的定容定压比热比。
同时超音速气流马赫数M与扩张管进口压力P0和出口压力Pe之比:KP=P0/Pe还应符合以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薇,未经李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2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