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垃圾清运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2114.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陆斌;杨大钦;王坚;陈玉燕;董峰;胡钟良;张志新;蒋国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厦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施工 垃圾清运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过程总楼层内建筑垃圾的清运装置,特别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垃圾清运通道。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中建筑垃圾的清运一般是每层工作人员将该层的垃圾进行集中,再利用施工升降机一层层地将建筑垃圾转运至地面,清理周期长,清理时灰尘大,专利201220132590.X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垃圾清运装置,随建筑物上升同步逐节沿墙设置立管,两根立管之间通过斜管连接形成垃圾清运通道,并在每个楼层上设置卸料口,建筑垃圾落入通道至底层建筑物的出料口,再落入出料口下方的垃圾收集袋,完成建筑垃圾的运送;实际情况中,由于建筑垃圾一般为重量和体积较大的水泥块或水泥钢筋混合物,并混合有大量粉尘,建筑垃圾进入通道后,由于大量立管的存在,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立管和斜管的接口处、垃圾收集袋极易被建筑垃圾冲破,即使建筑垃圾到达地面,也会四散乱溅,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高层建筑施工用垃圾清运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垃圾清运通道,包括随建筑物上升同步呈“之”字形拼接的通道管、钢质的卸料部和 防溅出料部,卸料部上设有两个通道管连接口和一个卸料口,所述的卸料口上设有防尘板,所述的卸料部通过固定架分别安装在高层建筑每个楼层的框架上,相邻的两根通道管之间通过卸料部连接,防溅出料部包括由槽钢焊接而成的框架和挡板,所述的挡板通过合页连接在框架顶端上,位于底层建筑的通道管出口位于防溅出料部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之字形连接的通道管对下落的建筑垃圾提供了缓冲,钢质卸料部作为两根通道管的连接部,可提高垃圾通道对建筑垃圾的抗冲击性,卸料口上设置防尘板可防止通道内粉尘的溢出,防溅出料部使到达底层建筑物的建筑垃圾不会在惯性作用下四处飞溅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通道管1、卸料部2、通道管连接口21、卸料口22、防尘板221、防溅出料部3、框架31、挡板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垃圾清运通道,包括随建筑物上升同步呈“之”字形拼接的通道管1、钢质的卸料部2和防溅出料部3,卸料部2上设有两个通道管连接口21和一个卸料口22,所述的卸料口22上设有防尘板221,所述的卸料部22通过固定架分别安装在高层建筑每个楼层的框架上, 相邻的两根通道管1之间通过卸料部2连接,防溅出料部3包括由槽钢焊接而成的框架31和挡板32,所述的挡板32通过合页连接在框架31顶端上,位于底层建筑的通道管1出口位于防溅出料部3上端;之字形连接的通道管1对下落的建筑垃圾提供了缓冲,钢质卸料部2作为两根通道管的连接部,可提高垃圾通道对建筑垃圾的抗冲击性,卸料口22上设置防尘板221可防止通道内粉尘的溢出,防溅出料部3上通过合页安装的挡板32可反弹回外溅的小型建筑垃圾,又可在阻挡大型垃圾的同时不被撞击得发生位移,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厦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厦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2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