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0480.6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洋;王慧荣;华港;姜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N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0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顺酐废气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废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顺酐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仅次于苯酐的第二大酸酐,且其下游产品有着相当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顺酐广泛用于合成树脂、润滑油添加剂、医药、食品添加剂、1,4-丁二醇、γ-丁内酯、四氢呋喃、丁二酸、富马酸等一系列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
以正丁烷为原料的顺酐生产工艺,原料正丁烷与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产目的产物顺酐。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转化率为82%,选择性约67mol%,收率55mol%。吸收塔顶排放的顺酐尾气包括未转化的18%正丁烷、CO、CO2、乙酸、丙烯酸、氧气、氮气等。经计算顺酐尾气的绝热温度约为370-400℃。
有机物完全氧化取决于三个条件:停留时间、燃烧室出口温度和湍流混合情况。这3个条件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一个条件,可使得另外两个条件降低。
传统废气焚烧炉由燃烧器、燃烧室、余热锅炉、废气预热器、烟囱组成。余热锅炉包括汽包省煤器、蒸发段过热器。从顺酐吸收塔顶来的废气进入废气预热器与烟气换热将废气温度从70℃加热至320℃。然后分两路,一路进燃烧室;一路作为助燃空气进燃烧器,与天然气混合进燃烧室燃烧。
815℃烟气离开燃烧室后先进入余热锅炉蒸发段然后进入过热段。在蒸发段与锅炉水换热,在汽包中产生饱和蒸汽。余热锅炉自产蒸汽与顺酐反应工序来的饱和蒸汽混合进过热器。过热器出口的蒸汽进汽轮机推动空压机做功。余热锅炉出来的烟气去预热器、省煤器,最后经烟囱排放。排烟温度约为150℃。
传统的顺酐废气焚烧炉,完成了废气处理的达标排放、余热回收利用的目的。然而缺点是其辅助燃料天然气消耗太多,推广应用覆盖面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辅助燃料天然气消耗小,有机物销毁彻底的废气预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废气预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进气端连接有旁通烟道,所述旁通烟道内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还包括五层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所述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以管束为基本模块,所述管束包括左矩形大小头、左管板、B管壳、换热管、隔板、A管壳、右管板、右矩形大小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邻的管束之间采用带波纹膨胀节的U型管箱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束内设置有四块隔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连接有预热器过渡件。预热器过渡件将废气总管气体分成五等份送至第一层的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使得废气在预热器每个管束内流动均呈有序、均速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出气端通过出气过渡件与烟囱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辅助燃料天然气消耗小,有机物销毁彻底。旁通烟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保证废气预热器安全平稳运行。预热器过渡件使废气在预热器每个管束内流动均呈有序、均速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管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废气预热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进气端连接有旁通烟道2,所述旁通烟道2内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3,温度调节系统3就是在旁通管道2内设高温烟气调节阀,按废气预热器出口废气温度,决定是否开启调节阀。旁通烟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保证废气预热器安全平稳运行。
焚烧炉由下列模块组成:燃烧器10、燃烧室11、余热锅炉12、旁通烟道2、废气预热器、烟囱9。
所述本体1还包括五层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4,每层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4由基本模块管束5、壳体、膨胀节、预热器过渡件7组成,每层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4重量落在焚烧炉框架横梁上。所述组合式固定管板换热器4以管束5为基本模块,总计有二十五个基本模块管束5。基本模块管束5在管板上为正方形排列或正三角形排列或正方形错列。所述管束5包括左矩形大小头51、左管板52、B管壳53、换热管54、隔板55、A管壳56、右管板57、右矩形大小头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0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水道深度污泥清理装置
- 下一篇:雨水弃流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