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494.0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喻全余;王宇;李维尧;陈天龙;徐洪飞;徐成明;徐伟;马耀鹏;张春浩;孙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C1/10 | 分类号: | E06C1/10;E06C1/18;E06C1/383;E06C1/39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梯子。
背景技术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不计其数的新式产品不断出现,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和轻松。如何让产品变得更便捷实用,用最少的语言满足最大功能的需要,是作为一个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生活中现有的梯子和桌子都是单功能的,平时的摆放也占用不少的空间。如专利号为CN201120546086.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可变换式椅子,这种椅子是通过合页将各部分连接,可以实现桌子、椅子和梯子间的变换,它的优点是变换方便,缺点是形成的桌子、椅子和梯子的结构不是很牢固,梯子的高度和桌子的大小都有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的组合式梯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梯子,包括若干个梯身单元和板单元,相邻的梯身单元与梯身单元、梯身单元与板单元在端部是通过插接结构连接,相邻的梯身单元与梯身单元、梯身单元与板单元在侧部并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梯身单元上的插接结构包括在梯身单元一端设置的插销和在梯身单元另一端设置的插孔,所述板单元上的插接结构包括在板单元一端设置的插销和在板单元另一端设置的插槽,插销与插孔、插槽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插销为一球销。
所述板单元的插槽在板单元的板面上具有开口,该插槽由一段U形槽和一用于安装所述球销的球头的圆形凹槽构成,圆形凹槽的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梯身单元和板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根在外部设有螺纹的螺杆,所述连杆套在螺杆上并通过双耳螺母固定。
所述连杆上设有在宽度方向贯穿的长形槽。
还包括梯腿单元,梯腿单元在侧部通过连杆与所述梯身单元固定连接,梯腿单元的两侧各设有一根在外部设有螺纹的螺杆,连杆套在螺杆上并通过双耳螺母固定。
所述梯子为主要由梯腿单元、梯身单元、板单元和梯身单元依次连接构成的直型梯子,板单元设有若干个,相邻的板单元之间至少连接有一个梯身单元。
所述梯子主要由所述梯腿单元、梯身单元、板单元、梯身单元和梯腿单元依次连接构成,并弯折变形为n型的梯子,若干个板单元依次通过端部的插接结构连接形成梯子的顶部平台,梯子的两侧为由梯身单元和梯腿单元连接形成的梯身。
所述梯子主要由所述梯腿单元、梯身单元、板单元、梯身单元和梯腿单元依次连接构成,并弯折变形为弓字型的餐桌,若干个板单元依次通过端部的插接结构连接形成餐桌的桌面,桌面的两侧为由若干个梯身单元连接后并弯折形成的桌腿,梯腿单元连接在桌腿末端的梯身单元上并朝向板单元的方向弯折后呈与板单元平行的状态,形状椅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组合式梯子的梯身单元与梯身单元、梯身单元与板单元之间可以通过插接结构连接,而且还通过连接杆加强固定,可以使得组合后的梯子结构更加稳固,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这种结构的梯子通过对各部件不同方式的连接,可组合成直型梯子、n型梯子、带有椅子的桌子,实现了一物多用;同时,本梯子经过拆卸,可以将各部件进行折叠,折叠后所占用的空间特别小,便于携带,也能节省很大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直型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n型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由梯子变形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有插销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无插销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梯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两梯级梯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梯级梯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六角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双耳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有插销板单元;2、两梯级梯身单元;3、梯腿单元;4、六角头螺栓;5、连杆;6、双耳螺母;7、无插销板单元;8、一梯级梯身单元;9、球销;10、插槽;11、插孔;12、螺杆;13、梯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