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磁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456.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38/14;H01F27/30;H01R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插头 插座 磁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器用的铁氧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磁体结构。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电磁感应插头插座是一种无需通过金属导电体的电接触连接而得以以电磁耦合方式(或称电磁耦合原理)传输电能的部件,这种部件具有安全性好的长处,例如当用于频繁移动的灯具、电动工具时不会出现因漏电而引发触电事故,频繁移动的灯具如伴随于工矿企业设备的照明灯、摄影场所的投影灯、水下作业用灯、水族馆的水下景观灯、喷泉设施景观灯,等等。
从上面提及的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字面释意可知其由插头和插座两个部分构成,并且插头与插座插拔配合,插头由插头壳体、设置在插头壳体内的插头磁芯和绕设在插头磁芯上的插头线圈(插头线圈的引出线与电路板电气连接,而电路板与电源输入线电气连接)组成;插座由插座壳体、设置在插座壳体内的插座磁芯、绕设有线圈的并且设置在插座磁芯内的插座线圈(插座线圈的引出线与整流滤波装置电气连接,而整流滤波装置与电源输出线电气连接)组成。
关于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447200A推荐的“感应式插接装置”,该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具有说明书第0007段著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顾此失彼的欠缺,所谓的顾此即为考虑到了插座磁芯(专利称插座铁芯)的结构便于绕设线圈而将其设计成U字形,以便将一个输入线圈绕设在插座磁芯的底部,而将两个输出线圈绕设在插座磁芯的对应两侧的臂上,而所谓的失彼即为将插头磁芯(专利称插头铁芯)采用矽钢片(专利称磁钢薄片)叠置构成,由矽钢片叠置成插头磁芯不仅制作麻烦,而且成本高。尤其,在体积受到限制的插座磁芯上绕设一个输入线圈和两个输出线圈(两个输出线圈彼此联通)的难度大,在绕设过程中不免存在相互干涉的情形。又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00865Y提供的“感应式插头插座”,采用两个磁芯,一为供绕设E型初级线圈的E型初级磁芯,另一为供绕设E型次级线圈的E型次级磁芯,该专利方案的缺憾之一,不论是作为插座磁芯的E型初级磁芯还是作为插头磁芯的E型次级磁芯的结构相对复杂,影响线圈的绕设效率;之二,当将E型初级磁芯以及E型次级磁芯安装到壳体内时往往难以定位;之三,通常情况下,线圈具有一线圈骨架,由线圈骨架连同线圈设置于磁芯上不仅可以提高制造效率,而且有利于对线圈的管制与保护,而该专利方案的E型磁芯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之四,由于需要依赖永久磁铁与干簧管的配合与否控制磁路接通或断开,因而工作的稳定性难以保障,并且导致整体结构复杂。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次级线圈磁芯本体以及初级线圈磁芯本体的结构、有利于使次级线圈磁芯本体以及初级线圈磁芯本体方便地与壳体可靠配合和有益于使次级线圈磁芯本体对次级线圈可靠限定以及使初级线圈磁芯本体对初级线圈可靠限定的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磁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磁体结构,包括在使用状态下用于与壳体插配的次级线圈磁芯本体和初级线圈磁芯本体,所述的次级线圈磁芯本体包括第一半圆形磁瓣和第二半圆形磁瓣,第一、第二半圆形磁瓣彼此面对面配合,在第一半圆形磁瓣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二半圆形磁瓣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线圈骨架容纳凹腔,在第二半圆形磁瓣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一半圆形磁瓣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线圈骨架容纳凹腔,第一、第二线圈骨架容纳凹腔彼此对应;所述的初级线圈磁芯本体包括磁芯柱、第一线圈限定盘和第二线圈限定盘,第一线圈限定盘位于磁芯柱的一端,而第二线圈限定盘位于磁芯柱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次级线圈磁芯本体和初级线圈磁芯本体均为软磁铁氧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线圈限定盘直接构成于所述磁芯柱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线圈限定盘直接构成于磁芯柱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线圈限定盘通过固定介质固定于所述磁芯柱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线圈限定盘同样通过固定介质固定于所述磁芯柱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第一线圈限定盘通过所述固定介质固定于所述磁芯柱的一端时并且同时当所述的第二线圈限定盘通过所述固定介质固定于磁芯柱的另一端时,在所述的磁芯柱的高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线圈限定盘固定孔,并且在第一线圈限定盘以及第二线圈限定盘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与线圈限定盘固定孔相对应的限定盘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