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润滑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8348.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基永昕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2 | 分类号: | F16C33/0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599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中,轴承被普遍用来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作用。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以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轴承为滚动轴承,但由于其径向尺寸较大,因此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当径向尺寸受到限制或高速重载时,通常使用滑动轴承。由于轴承本身也是一种机械元件,轴承自身也需要润滑;润滑通过润滑剂实现,常用的润滑剂是润滑油,但其化学性能不稳定,高温下易变质,因此需要频繁更换,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润滑滑动轴承。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弹簧(3)和润滑石墨(4);所述内圈(1)中设有通孔(6),其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外圈(2)内设有与所述内圈(1)相应的孔(7),所述外圈(2)内壁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盲孔(5),所述弹簧(3)与所述润滑石墨(4)依次安装在所述盲孔(5)内。
其中,所述盲孔(5)至少有3个。
其中,所述弹簧(3)安装完成后有一定的压缩量。
其中,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采用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外圈(2)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外圈上安装润滑石墨实现自润滑的效果,其成本低,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润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润滑轴承的部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润滑轴承的润滑石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自润滑轴承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圈1、外圈2、弹簧3和润滑石墨4;所述内圈1中设有通孔6,其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外圈2内设有与所述内圈1相应的孔7,所述外圈2内壁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盲孔5,所述弹簧3与所述润滑石墨4依次安装在所述盲孔5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盲孔5至少有3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3安装完成后有一定的压缩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圈1与所述外圈2采用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2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润滑轴承的部件分解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润滑轴承的润滑石墨的结构示意图。
使用时,将弹簧3与润滑石墨4依次放入外圈2内壁的盲孔5中,再将内圈1插入外圈2中与之对应的孔7中,通过内圈上端的凸台固定;内圈1与外圈2为间隙配合,它们中间存在微小的空隙,润滑石墨4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紧贴内圈1,随着内壁1的转动,一部分石墨进入上述空隙中,起到润滑的作用。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润滑石墨4的消耗,其长度不断减小,在弹簧3的作用下,能时刻保持润滑石墨4紧贴内圈1的外壁。当润滑石墨4消耗殆尽时,可将内壁1取出,更换新的润滑石墨4即可,成本低,操作简单。
考虑到要在外圈2内壁钻盲孔5难度较大,该自润滑轴承的外圈2采用粉末冶金材料一次性压制成型,不但加工简单便于批量生产,而且节省材料降低了成本。此外采用粉末冶金材料一次成型有较高的强度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外圈上安装润滑石墨实现自润滑的效果,其成本低,结构简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基永昕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基永昕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8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