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方形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6321.3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林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2/08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黄捷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方形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的极体。
背景技术:一般动力电池的极体都是穿透固定在电池盖板上,固定处同时设有绝缘密封结构相分隔。由于极体和电池盖板结合处的形状通常是圆柱形,这样极体和外部线路使用螺钉螺母等连接时,极体很有可能被外力扭转,和电池盖板结合处的绝缘密封结构被破坏,造成电池漏液、短路等问题而失效,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防扭转性能好的动力电池方形极体。
本实用新型包括穿透固定在电池盖板中的极体,在极体和电池盖板之间设有绝缘密封结构相分隔,该极体和电池盖板结合处部位的外表形状是方形,形成方形防扭转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极体和电池盖板结合处部位的外表形状是方形,结构合理,抗扭转力矩大,一般的转动外力不足以扭转极体,大大提高了极体的防扭转性能,极体和电池盖板结合处的绝缘密封结构稳定可靠,避免了因为极体扭转引发的电池漏液、短路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形式图。
图4是内螺纹式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平头无螺纹式极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极体1穿透固定在电池盖板2中,在极体1和电池盖板2之间设有绝缘密封结构相分隔,该极体1和电池盖板2结合处部位的外表形状是方形,形成方形防扭转结构。由于极体1的相应部位是方形,抗扭转力矩自然比较大,通常不会被外力扭转。
本实施例中,极体1和电池盖板2之间的绝缘密封结构包括分体拼装的硬质绝缘垫3、软质绝缘密封垫4和下绝缘垫5,在硬质绝缘垫3上方还设有连接在极体1中的卡销6,外保护罩7则罩于硬质绝缘垫3及卡销6的外部。这样的结构绝缘密封效果较好,生产装配也方便。由于动力电池的种类不同,少部分电池在装配时要求正极的极体1和电池盖板2之间是可导电的,将绝缘密封结构中的硬质绝缘垫3采用金属或半导体材质即可满足,无需改动其它结构。
实际上,极体1有多种形式,如图1所示的极体1的上部是外螺纹式,或者如图3所示,极体1上部的外螺纹是由螺柱连接形成的。另外,根据接线需要,极体1上部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内螺纹式,或者如图5所示的极体1上部是平头无螺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林,未经王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6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水利用节能系统
- 下一篇:含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