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叶片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3286.X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山;唐业云;何志勇;于锦军;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力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073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叶片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叶片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长度绝大部分尺寸在35~45米,在运输过程中经常碰到马路两边的房屋、树木、电线杆,经常需要拓宽道路,修建树木,移动电线杆等建筑物,而用于运输的加长运输车在狭窄的山路上还不容易通过,目前在运输时都是将叶片固定在一个支撑板上,支撑板安装在一个回转体上,回转体能够在运输车上水平旋转,而支撑板通过可伸缩装置控制能够围绕回转体上一点转动,从而调整叶片的高度,但是由于叶片很长很重一旦可伸缩装置失效就会造成叶片损坏还会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可调拉杆的风机叶片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运输装置,包括回转平台和安装在回转平台上的叶片支撑架,所述叶片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回转平台为活动连接,所述叶片支撑架另一端与所述回转平台之间设有可伸缩装置,所述回转平台下端设有回转机构,所述叶片支撑架与所述回转平台之间还设有能够伸缩的可调拉杆,所述可调拉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定位销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置相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穿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内,所述第一定位销穿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对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连接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风机叶片运输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叶片的叶片连接法兰,所述叶片连接法兰与所述叶片支撑架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连接法兰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吊耳,所述叶片支撑架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吊耳相应的第二连接吊耳,所述第一连接吊耳与所述第二连接吊耳通过第二定位销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连接法兰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吊耳为四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叶片连接法兰的四个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为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回转平台为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伸缩装置为支撑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叶片支撑架与回转平台之间设置可调拉杆,可调拉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是通过第一定位销连接的,这种连接更加可靠,当叶片支撑架与回转平台之间的可伸缩装置失效时,可调拉杆能够对叶片支撑起到定位保护作用不会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连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平台在运输中正常行驶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平台在运输中回转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回转平台 2-叶片支撑架 3-可伸缩装置 4-可调拉杆 5-叶片连接法兰 6-回转机构 7-配重块 8-运输车 9-叶片 21-第二连接吊耳 41-第一连接杆 42-第二连接杆 51-第一连接吊耳 411-第一定位孔 421-第二定位孔。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叶片运输装置,包括回转平台1和叶片支撑架2,回转平台1一端下侧设有回转机构6,回转机构6固定安装在运输车8上,回转平台1能够通过回转机构6相对于运输车8旋转一个角度,这样有利于避开障碍物,回转平台1另一端设有用于保持平衡的配重块7。
叶片支撑架2安装在回转机构6与配重块7之间的回转平台1上,叶片支撑架2下端与回转平台1为能够相对旋转的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叶片支撑架2下端与回转平台1为铰接,叶片支撑架2上端与回转平台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叶片支撑架2并能控制叶片支撑架2旋转的可伸缩装置3,可伸缩装置3与叶片支撑架2和回转平台1均是通过销轴连接,本实施例可伸缩装置3为支撑油缸,支撑油缸通过液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力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未经广东力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3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运维检修方法
- 下一篇: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的双层优化规划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