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注塑热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1575.6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7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东;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浩琛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良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注塑热咀。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成型加工主要采用冷流道结构形式的注塑模具为主,相对于热流道结构形式的注塑模具而言,冷流道结构存在成型周期长、产品质量差且浪费原材料的缺陷;为了克服传统的冷流道结构所存在的缺陷,热流道结构逐渐地被推广应用,国内外已有许多公司生产热流道系统。其中,注塑热咀是热流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现有的注塑热咀普遍存在由于锁紧不牢固而出现漏胶的问题,且经常会由于注塑时模具配合间隙漏胶而导致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注塑热咀,该结构改良的注塑热咀结构稳定可靠且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改良的注塑热咀,包括有热咀本体、热咀芯、连接器、发热圈以及外套,热咀本体和连接器的芯部分别开设有完全贯穿的通孔,热咀本体外周壁的中部设置有外螺纹部,连接器的通孔上端部设置有内螺纹部,内螺纹部与外螺纹部螺接,热咀芯嵌装于连接器的通孔内并卡装于热咀本体与连接器之间;发热圈卷绕于热咀本体和连接器的外周壁,外套包套于发热圈的外围。
其中,所述热咀芯包括有卡持部以及与卡持部一体成型的鱼雷针部,卡持部与鱼雷针部之间成型有半围状的环形流胶孔,卡持部卡装于所述热咀本体与所述连接器之间,鱼雷针部嵌插于连接器的通孔内且与连接器的通孔同轴布置。
其中,所述热咀芯包括有芯体以及与芯体同轴设置的传热体,传热体套装于芯体的下端部,传热体的芯部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出胶孔,芯体包括有卡持部以及与卡持部一体成型的鱼雷针部,卡持部与鱼雷针部之间成型有半围状的环形流胶孔,鱼雷针部嵌插于出胶孔内;传热体和芯体依次嵌装于所述连接器的通孔内,卡持部卡装于所述热咀本体与传热体之间,传热体卡装于卡持部与连接器之间。
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周壁的下端部装设有卡环,卡环与外套的下端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注塑热咀,其包括有热咀本体、热咀芯、连接器、发热圈以及外套,热咀本体和连接器的芯部分别开设通孔,热咀本体外周壁的中部设置外螺纹部,连接器的通孔上端部设置内螺纹部,咀芯嵌装于连接器的通孔内并卡装于热咀本体与连接器之间,发热圈卷绕于热咀本体和连接器的外周壁,外套包套于发热圈的外围。热咀本体与连接器的螺纹连接位置位于热咀本体的中部,该螺纹连接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加强两者之间的锁紧力,且能够完全杜绝两者之间的连接处出现漏胶的情况。另外,外套位于发热圈的外围,外套可作为发热圈的外围保护结构,即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注塑时模具配合间隙漏胶而导致报废的情况,使用寿命变长。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可靠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咀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咀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热咀本体 2——热咀芯
3——连接器 4——发热圈
5——外套 6——通孔
7——卡持部 8——鱼雷针部
9——环形流胶孔 10——芯体
11——传热体 12——出胶孔
13——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注塑热咀,包括有热咀本体1、热咀芯2、连接器3、发热圈4以及外套5,热咀本体1和连接器3的芯部分别开设有完全贯穿的通孔6,热咀本体1外周壁的中部设置有外螺纹部,连接器3的通孔6上端部设置有内螺纹部,内螺纹部与外螺纹部螺接,热咀芯2嵌装于连接器3的通孔6内并卡装于热咀本体1与连接器3之间;发热圈4卷绕于热咀本体1和连接器3的外周壁,外套5包套于发热圈4的外围。
其中,热咀芯2包括有卡持部7以及与卡持部7一体成型的鱼雷针部8,卡持部7与鱼雷针部8之间成型有半围状的环形流胶孔9,卡持部7卡装于热咀本体1与连接器3之间,鱼雷针部8嵌插于连接器3的通孔6内且与连接器3的通孔6同轴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浩琛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浩琛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1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