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8863.6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军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4;F21V29/00;F21V1/1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属于LED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灯具是指灯具产品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技术作为主要的发光源。LED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元件,其利用电流顺向流通到半导体P-N结耦合处,再由半导体中分离的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空穴两种载子相互结合后,而产生光子发射,不同种类的LED能够发出从红外线到蓝光之间、与紫光到紫外线之间等不同波长的光线。
发光二极管(LED)的光强分布是中间强,四周弱,中间的发光强度约占总发光强度的70%~80%左右,四周的发光强度约占总发光强度20%~30%左右。LED的光线直射出来太过刺眼,人们直视太过刺眼,会形成眩目。而且一般的LED灯具的光照范围大,当安装在较高层高的室内时,聚光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灯,克服上述缺陷,使光照更均匀,亮度更高,避免炫目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其包括:
灯头组件,其具有第三对接面,
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透镜和芯片,所述透镜包括有安装面、反射面和出射面,
所述透镜的安装面作为所述灯头组件的第三对接面,所述芯片安装于安装面上,所述芯片发出的灯光经过所述反射面的反射后,由所述出射面射出所述透镜,所述出射面具有菲涅尔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设有凹面,所述灯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凹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还包括热导管,所述热导管与所述芯片连接或/和所述热导管插设在所述散热器内的孔洞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还包括铜柱,所述透镜及芯片中心各设有通孔,所述铜柱贯穿所述通孔,并固定所述透镜及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镜为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还包括灯座,其具有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一对接面相对的第二对接面、开设于所述第一对接面上的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对接面上的凹槽;所述灯头组件的第三对接面接触所述灯座的第二对接面上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镜的出射面边缘处设有压圈,所述压圈上设有多个固定孔,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压圈上的固定孔与所述灯座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第三螺栓与所述灯座的第二对接面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灯座的第一对接面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贯穿所述灯罩,并通过所述灯座上的安装孔与所述灯座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LED灯,结构紧凑,合理;光线通过透镜本体进行光线的反射,将原来大面积小能量的光转变成,小面积大能量的光,而且还通过防护罩达到了均匀光线防眩目的作用。散热效果好;发光均匀,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为透镜、2为芯片、3为灯座、4为凹槽、5为安装面、6为反射面、7为出射面、8为灯罩、9为防护罩、10为挂钩、11为第一螺栓、12为密封圈、13为压圈、14为第二螺栓、15为第三螺栓、16为铜柱、17为散热器、18为凹面、19为热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灯,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军,未经王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远传水表计数器
- 下一篇:驱动本体移动的可转向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