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8317.2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栾福云;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被 生态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被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边坡植被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的边坡绿化防护方式,如草皮植被、三维网植被、藤蔓植物植被等,在边坡施工刚完成的一段较长时期内,由于边坡表面尚未形成植被的防冲刷保护层,在强降雨时,往往使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和雨水的渗入,而发生坡面土壤的大量流失以及滑坡、崩塌事故,而在干旱季节,由于坡面水分蒸发又影响坡面植被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不仅结
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提高边坡植被的存活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现的:一种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包括边坡的坡基,其特征是:该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还包括覆土层、透水混凝土层和植被层,在边坡的坡基上设置覆土层,在覆土层上设置透水混凝土层,而在透水混凝土层上设置植被层,此覆土层可由含有缓释肥的土壤组成,此透水混凝土层可由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在此透水混凝土层内可填充有泥土、植物营养素、保水剂、缓释肥和植物种子,该植被层由植物组成。
此透水混凝土层的透水率在26%-30%范围内,此透水混凝土层的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植物种子从透水混凝土内部缝隙中生长出来而形成植被层。
保水剂的作用是为植物种子蓄水保水,可以防止在干旱气候下植物枯死,由于边坡陡峭,不能将植物种子直接撒在透水混凝土层上,为防止植物种子被风吹散,需将植物种子填充到透水混凝土的缝隙中,植物根部与土壤之间的吸引力使得边坡防雨水冲刷的能力增强;
所述的透水混凝土由粒径为16.5mm-30mm的粗矿石和水泥、胶结料、FeSO4溶液以及水按照设计的重量配合比配制而成。
所述的植物种子应具有良好的抗旱抗热能力、根系强壮粗糙、穿透土壤能力强。
所述的保水剂可为丙烯酸酞保水剂,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水分,避免植物枯死;所述的缓释肥可为PPG缓释颗粒。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有效解决了强降雨时植被被雨水冲刷和干旱缺水的
问题,提高了边坡植被的存活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使用时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1、图2中:1、覆土层 2、透水混凝土层 3、植被层 4、坡基。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包括边坡的坡基4,其特征是:该边坡植被的生态防护结构还包括覆土层1、透水混凝土层2和植被层3,在边坡的坡基4上设置覆土层1,在覆土层1上设置透水混凝土层2,而在透水混凝土层2上设置植被层3,此覆土层1可由含有缓释肥的土壤组成,此透水混凝土层2可由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在此透水混凝土层内可填充有泥土、植物营养素、保水剂、缓释肥和植物种子,该植被层3由植物组成。
此透水混凝土层2的透水率在26%-30%范围内,此透水混凝土层2的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植物种子从透水混凝土2内部缝隙中生长出来而形成植被层3;
保水剂的作用是为植物种子蓄水保水,可以防止在干旱气候下植物枯死,由于边坡陡峭,不能将植物种子直接撒在透水混凝土层2上,为防止植物种子被风吹散,需将植物种子填充到透水混凝土2的缝隙中,植物的根部与土壤之间的吸引力使得边坡防雨水冲刷的能力增强。
所述的透水混凝土2由粒径为16.5mm-30mm的粗矿石和水泥、胶结料、FeSO4溶液以及水按照设计的重量配合比配制而成。
所述的植物种子应具有良好的抗旱抗热能力、根系应强壮粗糙、穿透土壤能力强,所述的保水剂可为丙烯酸酞保水剂,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水分,避免植物枯死,所述的缓释肥可为PPG缓释颗粒。
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强降雨时植被被雨水冲刷和干旱缺水的问题,提高了边坡植被的存活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井组合回灌式沉降控制体系
- 下一篇:一种改进后逆作钢管柱的垂直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