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7256.8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曹水元;罗飞;王清政;张弋宁;娄旭伟;全翾;罗才华;杨钧;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肖明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开挖 电杆 护壁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辅助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
背景技术
在流沙地区人工开挖电杆坑,目前一般采用的油桶、涵管等辅助工具来进行施工。利用油桶开挖流沙电杆坑进行电杆组立,存在油桶无法回收,造成材料浪费等缺陷;利用涵管开挖流沙电杆坑进行电杆组立,一方面涵管重量较大,施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涵管造价高,不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济实用、实用方便的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包括多块上大下小的扇形单元板,所述多块扇形单元板嵌合围成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所述扇形单元板的纵向边缘设置有7字形配合凹槽,所述相邻两块扇形单元板间的配合面的横截面呈Z字形,所述扇形单元板的大端端面上设置有拉手。
作为优选,所述扇形单元板的数量为3至5块。
作为优选,所述扇形单元板和拉手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拉手焊接在扇形单元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将多块扇形单元板嵌合围成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并在扇形单元板的纵向边缘设置7字形配合凹槽,在扇形单元板的大端端面上设置拉手,这样既可通过多块扇形单元板来达到人工开挖流沙电杆坑的护壁作用,又可在组立电杆后通过拉手将扇形单元板从电杆坑中撤出以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不仅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而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扇形单元板,2为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包括多块上大下小的扇形单元板1,所述多块扇形单元板1嵌合围成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所述扇形单元板1的纵向边缘设置有7字形配合凹槽,所述相邻两块扇形单元板1间的配合面的横截面呈Z字形,这样即通过两块扇形单元板1边上的7字形配合凹槽实现嵌合,所述扇形单元板1的大端端面上设置有拉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开挖电杆坑护壁模板中,考虑到加工制造和使用稳定性要求,扇形单元板1的数量设计为3至5块,这里设计为3块。扇形单元板1和拉手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既保证了力学性能,又可重复使用。为了便于制造,可将拉手2焊接在扇形单元板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7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坐便器水箱的分位共控冲水阀组件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筒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