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粉尘变频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7084.4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6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卢华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斯曼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29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粉尘 变频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尘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粉尘变频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回收时,需要利用粉碎机将塑料件破碎成塑料颗粒,破碎后塑料颗粒中存在大量的粉尘,需要将其分离回收,才能使塑料颗粒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目前在对塑料颗粒及粉尘的分离过程中,主要使用离心式分离器,将打碎的塑料颗粒离心吹动,由于粉尘较轻,会优先甩到分离器的侧壁,实现分离。然而,该种分离方式,由于塑料颗粒本身质量也不大,在分离时一部分塑料颗粒会随着粉尘一起甩到分离器侧壁上,再者,粉尘易随着风力的回流、回弹再次混入大量的塑料颗粒之中,从而导致分离不够彻底,仍有不少粉尘随着塑料颗粒一起进入下一处理步骤。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33776A,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发明的名称为离心式粉尘分离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粉尘分离器,其由内外两个同心圆形筒体和连接在外筒体底部的锥形集尘斗构成,内筒体上部安装离心增压风机,风机叶轮进风口设置弧形集流器,内筒体底部进风口设置流线型导流器,内简体进口气体转弯处装有环形导向叶片并在环形导向叶片中央处设置平直分流片以降阻节能。内筒体筒壁上安装若干个排风管,排风口在外简体筒壁上。含尘气体从顶部被吸入并从叶轮四周排出,抛向外简体内壁,洁净空气沿内简体外壁向下流动,从底部经导向叶片和导流器流入内筒体的内腔并向上流动进入排风管排出,被抛向外筒体内壁的粉尘则沉降到锥形集尘斗中,经排料口排放。该发明不足之处在于,塑料颗粒仍易与粉尘混杂,分离出去的粉尘在回收之前仍易随着空气回流、回弹,再次混入塑料颗粒堆中,导致分离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塑料粉尘分离装置在分离过程中,部分塑料颗粒会随着粉尘一起分离,粉尘本身也易再次回弹混杂、附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离效果好,粉尘分离回收充分、彻底的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塑料粉尘变频分离装置,包括除尘主筒、进料口,所述的除尘主筒通过导风管与一集尘袋连接,所述的导风管上设有导风吸尘风机,所述的除尘主筒内设有若干导料斜板,所述的除尘主筒下端设有出料口。塑料颗粒从进料口进料,在除尘主筒内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碰撞导料斜板,使塑料颗粒和粉尘被打散、分离,粉尘较轻,导风吸尘风机的吸风气流会带着粉尘进入导风管并吹向集尘袋,而相对较重的塑料颗粒则继续下落,直至从出料口掉出。导风吸尘风机的风力、风量可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分离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尘主筒上设有旋风筒,所述的旋风筒侧壁上设有吸尘网孔,所述的旋风筒连接旋风风机,旋风风机在旋风筒内导风的方向为由下至上,所述的旋风筒处在除尘主筒的上端,所述的旋风筒外设有预除尘筒,所述的预除尘筒连接进料口。在进料时,旋风风机提供旋动的气流,形成吸力,预除尘筒内一部分粉尘从吸尘网孔进入旋风筒并被带出,起到预除尘的效果,同时利用旋风吸力先将集聚的塑料颗粒进行预打散,辅助提高之后下落打散、分离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料斜板分处在主筒内的两侧且依次交错排布,所述的导料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至75度。提高下落过程中的碰撞效率,多次进行粉尘与塑料颗粒的打散,保证粉尘充分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尘主筒下部呈倒置的圆台状。利于经过分离除尘的塑料颗粒一边下落一边聚拢,方便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尘主筒与导风管的连通处处在除尘主筒的侧壁上,该连通处在竖直方向上覆盖的长度大于除尘主筒的半高。连通处覆盖的距离和面积直接影响吸尘量,因此不宜过短,在此限定至少大于除尘主筒的半高,能保证具有足够的吸尘覆盖区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充分进行粉尘与塑料颗粒的打散,分离充分,除尘效果好;(2)粉尘在吸出时不易回弹,不会再次混入塑料颗粒群中,分离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除尘主筒1、进料口2、导风管3、集尘袋4、导风吸尘风机5、导料斜板6、旋风筒7、预除尘筒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斯曼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斯曼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7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类长度盘点器
- 下一篇:一种LED背光短路保护电路及LED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