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传感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6495.1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平;陈岩;何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万合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传感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搏传感器,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便携式传感器组件。
背景技术
脉搏波是人体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当心脏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时,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流将以波的形式自主主动根部出发沿动脉管系传播,这种波就是脉搏波。脉搏波在动脉管系中传输,并在下游不同位置的各级分支中不断反射,使脉搏波不仅要受到心脏本身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流经各级动脉及分支中各种生理病理因素如血管阻力、血管壁弹性和血液黏性等的影响,因而从下游外周动脉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强度和波形随不同的生理病理因素变化将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现有技术中,使用压电材料制作的装置,通过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将脉搏波转换为电压输出,是最常见的脉搏波测量方法,以压电传感器测定动脉压力变动是公知技术。其实现方式为通过将压电式传感器单元放置人体动脉表面上,通过感受动脉带来张力变化来测定血管内的压力状态。动脉直径通常为1.2mm-2.4mm,为了能够精确的检查到动脉引起的压力变化,需要将传感器尽量覆盖在动脉的上方。
在传统的脉搏波检测中,干扰与舒适度常常是一个主要问题。为满足在生活场合中进行连续监测,功耗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传统上基于机械能检测的脉搏波传感器要求被检测者采取特定姿态,并采取紧压的方式,以克服干扰信号,满足血流压力可以被清晰的传导和识别。
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可穿戴技术主要探索和创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的科学技术。通过“内在连通性”实现快速的数据获取、通过超快的分享内容能力高效地保持社交联系。摆脱传统的手持设备而获得无缝的网络访问体验。而将此应用于医学领域,结合便携式传感器,用于方便快捷地检测人体各项数据,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且携带方便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传感器组件,包括金属制成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脉搏传感机构,所述脉搏传感机构由PCB板、设置在PCB板上的压电薄膜及贴紧设置在压电薄膜外侧的脉搏触头组成;所述PCB板上设有与压电薄膜相对应的压电薄膜震动行程工作腔,所述PCB板的正负极与压电薄膜的正负极相互连接,所述PCB板与外部数据收集仪器电路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脉搏触头相适应的触头伸出孔,所述脉搏触头与人体相接触。
上述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中,所述的压电薄膜绷紧覆盖在PCB板上。
上述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中,所述的PCB板其中一面为正极,另一面为负极;所述压电薄膜由PVDF膜及设置在PVDF膜两侧的正极涂层和负极涂层组成,所述正极涂层位于PCB板2正极的外轮廓对应的PVDF膜上,所述负极涂层覆盖在PVDF膜的另一侧面上;所述正极涂层与PCB板的正极面贴合接触,所述负极涂层通过边缘弯折后与PCB板的负极面相连接;所述负极涂层与壳体相接触。
上述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中,所述的PCB板其中一侧延伸有与外部数据收集仪器相连接的电极插接头,所述PCB板的正极和负极均与电极插接头连接;在壳体上设有与电极插接头相适应的插接头伸出孔。
上述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中,所述的脉搏触头由硅胶固定平台和设置在硅胶固定平台上的硅胶触头组成,所述脉搏触头夹设在壳体和脉搏传感机构之间。
上述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中,所述硅胶触头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高度为1~2.4mm。
上述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中,所述硅胶触头与人体相接触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上述的便携式传感器组件中,所述壳体由相互配合的上壳和下壳组成,所述脉搏传感机构、上壳和下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成整体;所述插接头伸出孔设置在下壳上;所述触头伸出孔设置在上壳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压电薄膜与PCB板的巧妙配合,使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下述的优点:
(1)硅胶触头的弧形接触端,能够很好地接收脉搏震动信号,并利用硅胶固定平台底部的硅胶脉搏震动传递面,将脉搏震动信号完全传递到压电薄膜上,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2)通过压电薄膜包折PCB板的结构,使压电薄膜绷紧在PCB板上,以达到高灵敏度效果,再通过四个角的装配固定孔固定,以达到稳定的高灵敏度和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万合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万合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6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