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废油再利用的油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3623.7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曾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精隆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王惠英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废油 再利用 油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油再利用的油槽,油槽内分为三个槽,分别是初油槽、溢油槽和净油槽。
背景技术
拉丝油是用于拉丝、拉拔工艺的高效润滑油,消除静电及抽线后金属粉的附着, 保持裸线的清洁;漆包线的生产过程,第一道工序就是拉丝,拉丝过程需要用到拉丝油,拉丝油使用一次后里面会还有大量的渣滓,如果再次使用此拉丝油,那么拉丝油中的渣滓会影响生产出来的裸线,造成裸线毛刺、凹坑等现象;而拉丝油只使用一次或少数的次数后就排放掉,会造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也会污染水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去除使用后的拉丝油中的金属粉等渣滓,使得拉丝油可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废油再利用的油槽,油槽内分为三个槽,分别是初油槽、溢油槽和净油槽,所述的初油槽和溢油槽内设有过滤装置,初油槽和溢出槽共有的槽壁上设有连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初油槽内设有滤网,滤网配有卡接杆,卡接杆一端连接滤网,另一端卡接在初油槽槽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溢油槽内设有过滤盒,过滤盒处于溢油槽底部并与卡接杆一端连接,卡接杆另一端卡接在溢油槽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过滤盒面对连通孔一方的侧壁与过滤盒其他相连的壁滑动连接并与提动杆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过滤盒底面设有与侧壁相适配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溢油槽和净油槽共有的槽壁比初油槽和溢出槽共有的槽壁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初油槽的滤网为第一次过滤,溢油槽的过滤盒为第二次过滤,而且两种过滤装置均可拆卸出油槽,可清理过滤装置上附着的渣滓;该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可使拉丝油循环使用,拉丝油流动路线不会重复,这样就减少了二次污染,为企业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所示:1初油槽,2溢出槽,3净油槽,4滤网,5连通孔,6提动杆,7过滤盒,8凹槽,9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废油再利用的油槽,油槽内分为三个槽,分别是初油槽1、溢油槽2和净油槽3,初油槽1和溢油槽2内设有过滤装置,初油槽1和溢出槽2共有的槽壁上设有连通孔5,使得初油槽1和溢油槽2联通;初油槽(1)内设有滤网4,滤网4配有卡接杆,卡接杆一端连接滤网4,另一端卡接在初油槽1槽口处;废油从初油槽1槽口进入经过滤网4,然后从底部进入溢出槽2。
溢油槽2内设有过滤盒7,过滤盒7处于溢油槽2底部并与卡接杆一端连接,卡接杆另一端卡接在溢油槽2槽口,过滤盒7面对连通孔5一方的侧壁9与过滤盒7其他相连的壁滑动连接并与提动杆6一端连接,过滤盒7底面设有与侧壁9相适配的凹槽8,过滤状态下,侧壁9是打开状态,当要清理过滤盒7时,为了防止渣滓掉出,按下提动杆6,关闭侧壁9,然后取出过滤盒7。
为了使溢油槽2中过滤完的拉丝油流入净油槽3,溢油槽2和净油槽(3)共有的槽壁比初油槽1和溢出槽2共有的槽壁低,这样当溢油槽2装满拉丝油后,拉丝油可以从溢油槽2槽口溢出,流入净油槽3。
本实用新型中拉丝油流动路线不会重复,这样就减少了二次污染,且过滤装置可以拆卸,方便清洗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精隆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精隆电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3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