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片裁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3510.7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景珲;李小云;李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裴森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7/26;H01M4/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裁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裁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逐步向小、轻、薄方向发展,现有市场商品化的可充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最高,特别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可充电池的薄形化,因而在电信、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结构一般为叠片的结构形式,即正极片、电解质、隔离膜、负极片层叠后构成一电池芯,电池芯外封装外壳组成一个成品电池。而极片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宽幅的原材料裁切成不同规格的宽度以便使用。
现有的极片裁切工具主要有大型全自动裁切机和半自动裁切机,前者可预先设定参数进行电控调整加工,虽然操作简单、节省劳动成本,但不适用于小型、多中宽度规格极片的生产需要,后者虽结构简单、适合小批量特种规格的加工需要,但其裁切机构运作参数较为固定,调整不方便,制作不同宽度规格的极片需要使用多台机器,操作繁琐且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电池极片裁切机构,其刀具距离方便调整,可实现多规格宽度极片的高效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池极片裁切机构,包括基座及安装其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多组裁切刀具,所述裁切刀具包括刀座,刀座上固定有刀片,刀片切面与固定杆轴线垂直,所述刀座下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活动间隙,一锁紧螺栓垂直于活动间隙平面由刀座一侧旋入刀座,将刀座固定安装于固定杆上,所述刀片通过压块和紧固螺栓固定在刀座侧部。
所述刀片刃部为直线结构,刃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35°。
所述裁切刀具至少设置有两个。
所述压块为硬质合金制成。
所述螺栓均为内六角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可知:
该电池极片裁切机构通过在刀座上设置活动间隙,并采用一锁紧螺栓垂直于活动间隙平面由刀座一侧旋入刀座,将刀座固定安装于固定杆上,旋松锁紧螺栓即可方便地移动刀座以实现刀具宽度的调整,便于裁切出不同宽度的极片,尤其适用于小批量特种型号电池极片的裁切,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有效降低了多规格极片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裁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裁切刀具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基座;2、固定杆;3、刀座;4、刀片;5、紧固螺栓;6、压块;7、锁紧螺栓;8、活动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片裁切机构,包括基座1及安装其上的固定杆2,固定杆2上设置有多组裁切刀具,所述裁切刀具包括刀座3,刀座3上固定有刀片4,刀片4切面与固定杆2轴线垂直,所述刀座3下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活动间隙8,一锁紧螺栓7垂直于活动间隙8平面由刀座3一侧旋入刀座3,将刀座3固定安装于固定杆2上,所述刀片4通过压块6和紧固螺栓5固定在刀座3侧部。
所述刀片4刃部为直线结构,刃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35°,有利于裁切动作的顺畅进行。
所述裁切刀具至少设置有两个,本实施例设置有4个,各刀具间距可通过锁紧螺栓7的旋松、锁紧进行调整。
所述压块6为硬质合金制成,其强度好。
所述锁紧螺栓7、紧固螺栓5均为内六角螺栓,操作方便且在各部件安装固定时防止刮擦其它部件。
工作时,通过旋松锁紧螺栓7即可方便地移动刀座3以实现刀具宽度的调整,便于裁切出不同宽度的极片,尤其适用于小批量特种型号电池极片的裁切,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有效降低了多规格极片的加工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裴森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裴森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3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