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产气体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3487.1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冒圣华;吴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产气体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氨气回收率高,可制备不同浓度氨水的副产气体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在采用某些工艺进行生产过程中副产氨气,对其进行压缩液化后存储到存储罐中出售。该工艺生产原料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溶于原料中的氮气随氨气一起被压缩回收,氨气液化后氮气仍为气体,造成回收储罐的压力不断升高,为了保证储罐的安全压力,只能经常放空,放空时气态的氨气,经洗涤桶洗涤回收,但仍有少量未回收的氨被排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氨气回收率高,同时可以制备不同浓度氨水的副产气体回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副产气体回收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回收储罐、洗涤桶、第一吸收罐、第一吸收桶、第二吸收罐和第二吸收桶,第一吸收罐、第一吸收桶和第二吸收罐和第二吸收桶并联;所述回收储罐与洗涤桶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前端位于回收储罐的顶端,第一管道末端位于洗涤桶底部,第一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洗涤桶与第一吸收罐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前端位于洗涤桶顶端,第二管道的末端位于第一吸收罐底部,第一吸收罐与第一吸收桶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前端位于第一吸收罐顶部,第三管道的末端位于第一吸收桶底部;所述洗涤桶与第二吸收罐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的前端位于洗涤桶顶端,第四管道的末端位于第二吸收罐底部,第二吸收罐与第二吸收桶之间设置有第五管道,第五管道的前端位于第二吸收罐顶部,第五管道的末端位于第二吸收桶底部;所述第一吸收桶和第二吸收桶顶部安装有放空口;洗涤桶、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第一吸收桶和第二吸收桶上均设带补水阀的补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回收储罐通过阀门排出氮气及氨气,经过洗涤桶去除微量杂质后分别进入第一吸收罐、第一吸收桶和第二吸收罐、第二吸收桶,通过并联两组吸收罐和吸收桶,不仅提高了氨气吸收效率,而且可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氨水,吸收罐后设置一吸收桶及时将吸收桶中的稀氨水回送到吸收罐,吸收桶补充新鲜软水,这样可最小化减少排出大气的氨气,吸收罐回收的氨水不含有其它杂质,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副产气体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储罐1、洗涤桶2、第一吸收罐3、第一吸收桶4、第二吸收罐5和第二吸收桶6,第一吸收罐3、第一吸收桶4和第二吸收罐5和第二吸收桶6并联;回收储罐1与洗涤桶2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7,第一管道7的前端位于回收储罐1的顶端,第一管道7末端位于洗涤桶2底部,第一管道7上安装有阀门8;洗涤桶2与第一吸收罐3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9,第二管道9的前端位于洗涤桶2顶端,第二管道9的末端位于第一吸收罐3底部,第一吸收罐3与第一吸收桶4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10,第三管道10的前端位于第一吸收罐顶3部,第三管道10的末端位于第一吸收桶4底部;洗涤桶2与第二吸收罐5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11,第四管道11的前端位于洗涤桶2顶端,第四管道11的末端位于第二吸收罐5底部,第二吸收罐5与第二吸收桶6之间设置有第五管道12,第五管道12的前端位于第二吸收罐5顶部,第五管道12的末端位于第二吸收桶6底部;第一吸收桶3和第二吸收桶5顶部安装有放空口13;洗涤桶2、第一吸收罐3、第二吸收罐5、第一吸收桶4和第二吸收桶6上均设带补水阀14的补水管15。
工作原理:含有氮气的氨气经过压缩液化后存放于回收储罐 1,存在氮气的回收储罐1内压力逐渐增加,通过阀门8开启进行排气降压,氮气及氨气进入储有水的洗涤桶2,在洗涤桶2内溶解去除微量的杂质以及部分氨气,氮气、氨气再分别通过第一吸收罐3、第一吸收桶4和第二吸收罐5、第二吸收桶6,从放空口13排出,而经过洗涤的氨气则在第一吸收罐3和第二吸收罐5内被吸收,此时的氨气不 含其它杂物,吸收制备的氨水质量好,第一吸收桶4和第二吸收桶 6 用于防止少量未被吸收的氨气直接排入大气,及时将稀氨水回送到第一吸收罐和第二吸收罐,用于制备氨水,第一吸收罐和第二吸收罐可制备不同浓度的氨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3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保温板
- 下一篇:智能化直流牵引电气监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