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浆液循环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528.5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童健;陈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纪电力水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6 | 分类号: | F04D7/0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252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液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脱硫、脱销装置,具体为一种浆液循环泵。
背景技术
作为净化燃煤电厂尾气,吸收SO2,减少大气污染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方法——石灰石—石膏湿式脱硫工艺,需要输浆液用的浆液循环泵。
现有技术中的浆液循环泵的叶轮为闭式叶轮,而石膏浆液的浓度和粘度较高,流道容易堵塞;另外叶轮、泵体、后泵盖和耐磨板等易腐蚀的部件采用双相钼不锈钢制造,耐腐蚀性能较差,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性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的,并且输出压力可调的浆液循环泵。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浆液循环泵,包括泵体、轴、叶轮、中间支架和轴承体,所述轴的一端连接有叶轮,叶轮置于泵体内,叶轮后部的泵体内安装有后泵盖;所述泵体的后部连接有中间支架,中间支架的后部连接有轴承体,所述轴另一端依次穿过中间支架和轴承体,在后泵盖与轴之间安装有机械密封,在轴承体的两端与轴之间分别安装有轴承,轴承体两端的轴承分别通过轴承压盖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前部的泵体内安装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前端面与泵体的侧壁通过调节螺钉连接,所述调节螺钉用于调节耐磨板与叶轮之间的间隙。
优化地,上述叶轮为开式叶轮。
优化地,上述叶轮、泵体、后泵盖和耐磨板采用含铬的双相钼不锈钢Cr30A制成。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闭式叶轮改为开式叶轮,避免了因石膏浓度和粘度过高造成流道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耐磨板与泵体之间设置有可调节耐磨板与叶轮之间间隙的调节螺钉,实现了不同工况的压力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叶轮、泵体、后泵盖和耐磨板采用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双相不锈白口铁材料,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轴2、开式叶轮3、中间支架4和轴承体5,所述轴2的一端连接有开式叶轮3,开式叶轮3置于泵体1内,开式叶轮3后部的泵体1内安装有后泵盖6,所述开式叶轮3前部的泵体1内安装有耐磨板10,耐磨板10的前端面与泵体1的侧壁通过调节螺钉11连接,所述调节螺钉11用于调节耐磨板10与开式叶轮3之间的间隙。
所述泵体1的后部连接有中间支架4,中间支架4的后部连接有轴承体5,所述轴2另一端依次穿过中间支架4和轴承体5,在中间支架4与轴2之间安装有机械密封7,在轴承体5的两端与轴之2间分别安装有轴承8,轴承体5两端的轴承8分别通过轴承压盖9固定。
上述开式叶轮3、泵体1、后泵盖6和耐磨板10采用含铬的双相钼不锈钢Cr30A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纪电力水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纪电力水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