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拆卸帘式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437.1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杨信;王宗印;彭朝辉;赵福生;刘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拆卸 帘式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新型帘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不可拆卸帘式膜组件制作工序复杂,长期运行时,部分损坏无法修复,只能整个膜组件进行更换,成本过高。现有的帘式膜组件清洗复杂,填充面积有限,出水通量较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形式膜组件,不同于传统的不可拆卸形式膜组件,具有易清洗、膜组件外框可以重复利用、单元可替换、操作时间短、成本低、便于维护、通量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拆卸帘式膜组件,包括一端具有产水口的上膜盒,下膜盒,上膜盒与下膜盒之间通过膜杆连接,成形为框架结构,膜丝集结成膜单元束,膜单元束的两端分别用硅胶管箍住,膜单元束的末端采用灌封胶封入浇注管中,浇注管套装有插接管,插接管的另一端插入上膜盒或下膜盒上的插接固定口中;插接管设有出水口,将膜单元束收集的产水通过插接管收集到上膜盒、下膜盒中,最后由产水口流出。
上膜盒和下膜盒的一侧设有销钉孔,销钉插入销钉孔中用于固定膜单元束,销钉孔位于上膜盒或下膜盒上的相邻的插接固定口之间。
所述的插接管上套装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拆卸帘式膜组件膜盒属于插入式膜盒,无需用胶灌封。
2.可拆卸帘式膜组件膜丝以单束形式与插接管连接,插接管再插入膜盒连接。
3.可拆卸帘式膜组件具有较强的可修复性、更换性、易清洗。
4.可拆卸帘式膜组件不用二次灌胶,操作时间缩短,提高劳动效率,减少成本。
5.可拆卸帘式膜组件填充密度大,通量高。
6.可拆卸帘式膜组件外框可以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中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可拆卸帘式膜组件,包括一端具有产水口7的上膜盒8,下膜盒11,上膜盒8与下膜盒11之间通过膜杆10连接,成形为框架结构,膜丝集结成膜单元束12,膜单元束12的两端分别用硅胶管5箍住,膜单元束12的末端采用灌封胶封入浇注管4中,浇注管4套装有插接管3,插接管3的另一端插入上膜盒8或下膜盒11上的插接固定口9中,插接管3上套装有O型密封圈2。上膜盒8和下膜盒11的一侧设有销钉孔6,销钉1插入销钉孔6中用于固定膜单元束12,销钉孔6位于上膜盒8或下膜盒11上的相邻的插接固定口9之间。
其中硅胶管5可以对膜单元束12的根部膜丝的起到保护作用,浇注管4与插接管3可以用胶粘接固定在一起。插接管3套上起到密封作用的O型密封圈2,插入插接固定口9中,与上膜盒8连接,膜单元束12的另一端插入下膜盒11的插接固定口9中,这样就将膜单元束12固定于上膜盒8与下膜盒11之间;装入上膜盒8与下膜盒11中的每相邻的两束膜单元束12之间在上膜盒8、下膜盒11外侧有销钉孔6,将销钉1插入销钉孔6中,加强膜单元束12与上膜盒8、下膜盒11的连接固定。插接管3设有出水口,将膜单元束12收集的产水通过插接管3收集到上膜盒8、下膜盒11中,最后由产水口7流出;销钉1可以通过插接管3同时固定相邻两束膜单元束12;插接管3上套的O型密封圈2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原水不经过膜丝而从插接管3与插接固定口9之间的缝隙进入下膜盒8、上膜盒11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显而易见的变动,以及其它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改动,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钢管生产的二辊矫直机进料输送辊道
- 下一篇:一种舵球顶板的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