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吸袋送袋填充封口机填充完直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2069.0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代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4 | 分类号: | B65B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吸袋送袋 填充 封口机 直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填充封口机,特别是自动吸袋送袋填充封口机填充完直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皮肤的保养,特别是面部皮肤的保养,面部贴敷已经成为最常用、最流行的日常美容方法之一。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面膜的生产一般均采用人工注液、封装、打码,这样使得注液不均、封闭不到位,二区效率低;或者虽然是自动,但要分多个工位才可完成一个面膜的完整生产,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是提供全自动吸袋送袋,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一体化生产的自动吸袋送袋填充封口机填充完直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吸袋送袋填充封口机填充完直落装置,包括导入装置、注液装置、封口装置、传送装置、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注液装置的左方,所述的传送装置设在注液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封口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上,并置于注液模块的右方,所述的控制装置连接着注液装置、封口装置以及传送装置,所述的注液模块含有吸袋机构、注液机构以及夹片,所述的吸袋机构设置有前吸头、后吸头以及活动吸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注液机构设置有注液口,置于吸袋机构的前吸头和后吸头之间,以及夹片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送装置设置有输送带,两端水平放置,两边倾斜安装,与水平面的法向的角度在0°-9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全自动吸袋、送袋、注液、封口,实现自动化一体化生产,结构简单带来的生产工序简单,减少了现有技术的多个不必要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每个工位分配合理,质量更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1:自动吸袋送袋填充封口机填充完直落装置,包括导入装置、注液装置、封口装置、传送装置、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注液装置的左方,所述的传送装置设在注液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封口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上,并置于注液模块的右方,所述的控制装置连接着注液装置、封口装置以及传送装置,所述的注液模块含有吸袋机构、注液机构以及夹片,所述的吸袋机构设置有前吸头、后吸头以及活动吸头。
所述的注液机构设置有注液口,置于吸袋机构的前吸头和后吸头之间,以及夹片的上方。
所述的传送装置设置有输送带,两端水平放置,两边倾斜安装,与水平面的法向的角度在0°-9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导入装置、注液装置、封口装置、传送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着注液装置、封口装置以及传送装置。导入装置设置有存放准备注液的面膜包装袋的槽,并置于注液装置的左方。注液装置设有注液机构、吸袋机构以及夹片,注液机构设置有前吸头、后吸头以及活动吸头,前吸头与后吸头对称,活动吸头在导入装置的槽口和前吸头之间活动,前吸头、后吸头和活动吸头通过吸气把面膜吸住运作。注液机构含有注液口,注液口置于前吸头和后吸头之间,并在前吸头与后吸头上方,对齐被前吸头与后吸头吸开的面膜包装袋的袋口,注液机构的注液口可以上下移动。夹片置于前吸头与后吸头的下方,被注液完成后的面膜包装袋因前吸头与后吸头停止吸气而往下掉,经过两夹片的中间的间隙,可以保证面膜包装袋不会偏移顺利地掉下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设置有输送带,两端水平放置,两边倾斜安装,与水平面的法向的角度在0°-90°之间。包装袋经过两夹片狭窄的空间可以准确的掉下到输送带上,倾斜地放在输送带可以保证注进包装袋的液体不会倒漏出。传送装置上设置有封口装置,包装袋经传送装置输送到封口装置进行封口。同时注液机构已经开始了下一轮的吸袋,开口,注液,封口,如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2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