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底与鞋帮可拆分的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9307.2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瓯海双龙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3/06 | 分类号: | A43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鞋帮 拆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具体涉及一种鞋底与鞋帮可拆分的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主要是由鞋底及鞋帮组成,鞋底与鞋帮往往通过胶粘结或缝合在一起,鞋底与鞋帮之间不可拆分。为了使鞋底与鞋帮能够拆分,中国专利ZL201120397509.6公开了一种鞋底与鞋帮可自由分离和组合的鞋子,该鞋的鞋帮周边设有多个装配环,装配环通过片状金属钩与鞋帮相连接,鞋底的周边设有多个凸块,装配环套在凸块上,实现鞋帮与鞋底之间的可拆分连接。该鞋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在加工时,片状金属钩与鞋帮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铆合的连接方式,当鞋帮与鞋底之间的拉力较大时,片状金属钩易从鞋帮中脱出,使鞋子不能使用,使用寿命短。2.人们在行走时,鞋底反复弯曲,在鞋底弯折处的装配环易从凸块上脱出,装配环与凸块之间的连接也不可靠。3. 由于装配环与凸块是间隔设置的,装配环间隔区间的鞋帮与鞋底之间易出现缝隙,尘土、砂石等杂物易进入鞋内,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鞋底与鞋帮可自由分离和组合的鞋子使用寿命短、连接不可靠及易进杂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与鞋帮可拆分的鞋,该鞋在背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有使用寿命长、连接可靠及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鞋底与鞋帮可拆分的鞋包括鞋底及鞋帮,所述鞋帮周缘缝合有多个折叠的软质连接片,软质连接片的夹层内穿有弹性环,鞋底的周缘设有多个凸块,凸块与弹性环相对应;所述的凸块的侧面设有容纳弹性环的凹槽,鞋底的上表面周边设有容纳鞋帮边缘的闭合条形槽。
所述的软质连接片为软皮或布。
所述的弹性环为开口的弹性金属环,其开口处位于软质连接片的夹层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通过软质连接片将弹性环与鞋帮相连接,人们在行走时,软质连接片与鞋帮周缘缝合连接可靠,软质连接片不会脱离鞋帮,弹性环具有向内收拢的弹性趋势,使弹性环紧紧扣合在凸块侧面的凹槽内,而此时鞋帮的边缘也会被压入到鞋底周边的条形槽内,鞋底弯折也不会使弹性环脱落,鞋底弯折处也不会与鞋帮之间产生缝隙,不会进入杂物,与背景技术相比较,具有使用寿命长、连接可靠及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鞋底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鞋帮,3-软质连接片,4-弹性环,5-凸块,6-凹槽,7-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鞋底与鞋帮可拆分的鞋包括鞋底1及鞋帮2,所述鞋帮2周缘缝合有多个折叠的软质连接片3,软质连接片3的夹层内穿有弹性环4,鞋底1的周缘设有多个凸块5,凸块5与弹性环4相对应;所述的凸块5的侧面设有容纳弹性环4的凹槽6,鞋底1的上表面周边设有容纳鞋帮2边缘的闭合条形槽7。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软质连接片3将弹性环4与鞋帮2相连接,人们在行走时,软质连接片3与鞋帮2周缘缝合连接可靠,软质连接片3不会脱离鞋帮2,弹性环4具有向内收拢的弹性趋势,使弹性环4紧紧扣合在凸块5侧面的凹槽6内,而此时鞋帮2的边缘也会被压入到鞋底1周边的条形槽7内,鞋底1弯折也不会使弹性环4脱落,鞋底1弯折处也不会与鞋帮2之间产生缝隙,不会进入杂物,与背景技术相比较,具有使用寿命长、连接可靠及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所述的软质连接片3为软皮或布。便于与鞋帮2相缝合。
所述的弹性环4为开口的弹性金属环,其开口处位于软质连接片3的夹层内。弹性环4上设置开口,使弹性环4能够张开较大,便于与凸台5相扣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瓯海双龙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瓯海双龙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9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