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毫米波微波复合制导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6545.8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5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金科;朱永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微波 复合 制导 仿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导仿真技术,尤其是一种毫米波微波复合制导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制导仿真系统可在较小的空间区域实现对大空间范围内目标或环境的雷达回波信号的模拟,系统由信号源和阵列馈电部分组成。信号源能够产生目标回波信号,并控制目标信号的延时、多普勒频率、幅度等参数;信号源也可产生干扰、噪声等信号,实现对电磁环境的模拟。阵列馈电系统用于向空间辐射射频信号,利用天线阵列通过空间合成方式,模拟出角度连续可控的空间目标回波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导仿真系统,实现在毫米波及微波频段进行空间目标角位置的精确模拟及目标运动变化特性模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毫米波微波复合制导仿真系统,由射频源、精位控制组件、粗位控制组件、毫米波上变频器、辐射天线、阵列球面屏组成。射频源由定时器、任意波形发生器、上变频单元组成。所述毫米波上变频器设置在毫米波辐射天线前端,用于将射频源发射的微波射频信号变频为毫米波信号。射频源产生的射频信号为微波信号,系统中毫米波上变频器之前的各个组件也均工作在微波频段。
所述精位控制组件由功率分配器和与其相连接的多条支路组成。所述支路中的任意一条支路连接有信号检测器,用于信号监测;其余支路上设有有源幅相控制组件,并与后续电路相连接。所述有源幅相控制组件由移相器、功率放大器、衰减器、二功分器组成,用于控制射频信号的幅度与相位。每套有源幅相控制组件具有两路相同的输出信号,分别用于毫米波信号模拟与微波信号模拟。
所述粗位控制组件由多组开关矩阵组成,每组开关矩阵包含多个单刀N掷开关与多路输出。所述毫米波上变频器与毫米波辐射天线组合使用,以上组合被划分为多个分组,与精位控制组件中除去信号监测支路后的支路一一对应,用于辐射所述支路中的射频信号。类似的,系统中的微波辐射天线也被划分为多个分组,与精位控制组件中除去信号监测支路后的多个支路一一对应。同时,为实现对辐射天线的选择,辐射天线中的每一个分组都需有一组开关矩阵与之相对应。辐射天线中的微波辐射天线或毫米波上变频器与毫米波辐射天线的组合均与粗位控制组件中的开关矩阵的一路输出相连接,使得粗位控制组件可以对辐射天线进行选择。
所述毫米波微波复合制导仿真系统采用微波辐射天线与毫米波辐射天线可以采用同行布局方式,在每一行的相邻微波辐射天线之间,布置有多个毫米波辐射天线;在相邻两行微波辐射天线之间,单独布置有相应的毫米波辐射天线。采用同行布局方式,布局原理简单、设计相对方便。所述毫米波微波复合制导仿真系统还可以采用微波辐射天线与毫米波辐射天线异行布局方式,毫米波辐射天线被混合安置在微波辐射天线之间,且避免将毫米波辐射天线与微波辐射天线同行布设。采用异行布局方式,节点与节点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将毫米波辐射天线和微波辐射天线混合排布,能够精确模拟毫米波及微波频段辐射信号的空间角位置及目标的运动变化特性;
2) 毫米波上变频器后置设计使得系统中的其他组件仅需工作在微波频段,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并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毫米波微波复合制导仿真系统的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精位控制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有源幅相控制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关矩阵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毫米波微波复合制导仿真系统异行布局设计示意图。
1—射频源、2—精位控制组件、3—粗位控制组件、4—毫米波上变频器、5—辐射天线、6—阵列球面屏、7—定时器、8—任意波形发生器、9—上变频单元、10—功率分配器、11—有源幅相控制组件、12—移相器、13—放大器、14—衰减器、15—二功分器、16—单刀N掷开关、17—微波辐射天线、18—毫米波辐射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6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