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蚯蚓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6524.6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蔡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嘉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蚯蚓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蚯蚓是一种多功能生物资源,蚯蚓体内 70%都是蛋白质,是优质高蛋白来源。蚯蚓体内还含有多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酶,可研制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有机肥等,其产品附加值高,绿色环保。蚯蚓还能研发多种保健食品和动物蛋白饲料,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因此,蚯蚓是一种成本低、高效安全可靠的动物蛋白。而且其中液体提取的多肽,有促生长和抗菌的功效。
当前养殖蚯蚓,一般是将牛粪、猪粪等动物粪便以及稻草、麦秆等为饲料平铺在土地上或堆沤发酵来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动物粪便使用量大,但出蚓少,蚯蚓的死亡率高。养殖后提取的成蚓个体小,体表色泽不够鲜艳,其中含有的优质蛋白率低,而且传统的养殖方法收获的蚯蚓往往大小都混合在一起,后期分离比较麻烦,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活率高、可实时监控的蚯蚓养殖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蚯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房,所述养殖房内设置有蚯蚓床,所述蚯蚓床设置在养殖房的下底面,所述蚯蚓床的上表面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弯折后穿过所述蚯蚓床,所述蚯蚓床的一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蚯蚓床的上方设置有塑料薄膜,所述养殖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置有排风扇。
所述输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泵和阀门。
所述蚯蚓床的高度为1.2m,长度为43m,相邻的蚯蚓床之间距离为3.2m。
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喷水孔,所述相邻的喷水孔之间距离为0.2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蚯蚓床上铺设的输水管道,既保证了蚯蚓湿润的生长环境,也使蚯蚓床上部环境比下部环境湿润柔软,当蚓种投放到蚓床中部时,蚓种在蚓床中部生长并繁殖,繁殖后的成蚓在自身生活习性的驱动下向蚓床下部移动,而繁殖产生的幼蚓则在生活习性的驱动下向蚓床上部移动,由此实现成蚓和幼蚓的自动分离,避免后期繁杂的分离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成蚓和幼蚓分开生长,充分利用养殖空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种群竞争,成蚓个体大、色泽鲜艳,产卵率高,优质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提高蚯蚓的产量和质量,在蚯蚓床上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对蚯蚓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证蚯蚓的最佳生长,通过设置进风口、排风口,可以对养殖房进行不间断的通风,从而保证蚯蚓生长氧气充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养殖房,2-进风口,3-排风口,4-排风扇,5-塑料薄膜,6-输水管,7-温湿度传感器,8-喷水孔,9-阀门,10-水泵,11-蚯蚓床。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包括养殖房1,养殖房1内设置有蚯蚓床11,蚯蚓床11设置在养殖房1的下底面,蚯蚓床11的上表面设置有输水管6,输水管6弯折后穿过蚯蚓床11,输水管6上还设置有水泵10和阀门9,蚯蚓床11的一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7,蚯蚓床11的上方设置有塑料薄膜5,养殖房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排风口3,排风口3设置有排风扇4,蚯蚓床11的高度为1.2m,长度为43m,相邻的蚯蚓床11之间距离为3.2m,输水管6上设置有喷水孔8,相邻的喷水孔8之间距离为0.25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嘉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嘉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6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