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6443.6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G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式电芯 电化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1,锂离子电池的卷绕式电芯主要是由阴极极片1、阳极极片2以及位于阴极极片1和阳极极片2之间的隔离膜3卷绕而成。为满足电芯的安全性能或其他需求,在卷绕式电芯的卷绕结构中多处会使用胶纸,尤其是阴极极片1和阳极极片2的主体,比如为了防止极耳毛刺或集流体毛刺刺穿隔离膜3造成阴极极片1和阳极极片2短路,在极片极耳、头尾部会贴多片保护胶纸;为固定卷绕式电芯卷绕结构,在收尾处贴单面固定胶纸17。
图1为传统的卷绕式电芯的截面示意图,阴极极片1在卷绕式电芯的卷绕收尾处的长面尾部13和短面尾部14上需要贴覆有两个第一胶层15,其中两个第一胶层15均为单面粘接的透明胶带等,主要为了防止阴极极片1尾部毛刺刺穿隔离膜3与阳极极片2接触造成电芯内短路。同时,在卷绕式电芯收尾处会贴有一片单面固定胶纸17以固定卷绕式电芯。在此收尾结构中,两个第一胶层15相互堆叠落在卷绕式电芯表面,由于高度差而在收尾处形成台阶A。贴上单面固定胶纸17后,在原有台阶A的基础上,会形成新的台阶B和台阶C,卷绕式电芯的平整度会进一步恶化。在软包装电池中,卷绕式电芯完成封装后,则在电芯表面出现由三处台阶所产生的印痕,如图2所示。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对电芯外观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电芯表面平整度就是重要的指标之一。传统的卷绕式电芯结构由于收尾固定胶纸的存在,难以提升电芯的表面平整度。同时,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商为了提高其产品竞争力,要求尽量简化繁琐的电芯制作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传统的卷绕式电芯的这种收尾结构不利于能量密度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其能提高卷绕式电芯的表面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其能降低卷绕式电芯厚度,从而提高卷绕式电芯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其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其包括:阴极极片,包括阴极集流体,阴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含阴极活性材料的阴极膜片,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卷绕收尾处,阴极极片具有长面尾部和短面尾部,短面尾部设置有第一胶层;阳极极片,包括阳极集流体,阳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含阳极活性材料的阳极膜片;以及隔离膜,位于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之间;其中,长面尾部设置有第二胶层且第二胶层靠近但不覆盖长面尾部上的阴极膜片,第二胶层位于第一胶层上方且与第一胶层相互重叠;卷绕式电芯的卷绕收尾处的尾端的隔离膜和阳极极片位于第二胶层和第一胶层之间且沿卷绕延伸方向落入重叠的第二胶层和第一胶层之内,以使第二胶层与第一胶层粘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卷绕式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第二胶层的设置,降低卷绕式电芯厚度、提高卷绕式电芯能量密度、大幅提高卷绕式电芯的表面平整度;优化了传统的卷绕式电芯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卷绕式电芯的平面图;
图2为现有的卷绕式电芯的表面的平面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芯的平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阴极极片 17 单面固定胶纸
11 阴极集流体 2 阳极极片
12 阴极膜片 21 阳极集流体
13 长面尾部 22 阳极膜片
14 短面尾部 3 隔离膜
15 第一胶层 d1、d2 距离
16 第二胶层 A、B、C 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
首先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卷绕式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6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导热的锅底结构
- 下一篇: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