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6262.3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汪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1/14 | 分类号: | B22C2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撑,尤其是一种改进结构的水套芯、油道芯共用的芯撑。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水套芯撑是单纯用于支撑水套砂芯防止水套芯在浇铸过程变形。油道芯撑单纯用于压住油道,防止油道芯在浇铸过程中上浮变形。这样下芯时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由于油道芯上接触面小,油道芯芯撑稍微偏移就起不到定位油道芯的作用,从而导致缸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芯撑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便于制作的水套芯、油道芯共用的芯撑。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芯撑,包括第一翅片、第二翅片、连接第一翅片及第二翅片的连接片;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的端部折弯成倒U形;其中第二翅片倒U形端部还具有向外延伸的反向折弯部,反向折弯部的末端向倒U形端部延伸出抵靠在倒U形端部上的抵靠部。
进一步地,所述反向折弯部同样为U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翼片。
进一步地,所述芯撑放置在水套芯内,第一翅片、第二翅片分别与水套芯两侧接触,倒U形弯折部卡住水套芯边沿,芯撑固定在水套芯上。
更进一步地,第二翅片下平面面接触下油道芯最高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的厚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来固定水套芯和下油道芯,结构简单,既能有效地阻止浇铸过程中水套芯变形,也能压住油道,防止油道芯上浮变形,节省了人力物力;且翅片设计成薄弯折件,可融性好,保证了缸体不会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芯撑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芯撑,包括:第一翅片1、第二翅片2、连接片3;连接片3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翼片7,连接片3在第一翅片1、第二翅片2中间,并将二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翅片1、第二翅片2端部连续两次同向90度折弯成倒U形;其中第二翅片2倒U形端部还具有向外延伸的反向折弯部8,反向折弯部8的末端9向倒U形端部延伸出抵靠在倒U形端部上的抵靠部6;反向折弯部8同样为U形。将第二翅片2在折弯成倒U形的基础上,继续反向连续三次90度折弯成U形,U形弯折部的末端9抵靠在倒U形端部上的抵靠部6,可以防止铁水过来时翅片变形。将芯撑放置在水套芯4内,第一翅片1、第二翅片2分别与水套芯4两侧接触,倒U形弯折部卡住水套芯4外沿,将水套芯4固定住;第二翅片2下平面面接触下油道芯5最高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箭头所示为铁水过来方向,浇铸时,铁水浮力推动下油道芯5上浮,遭遇芯撑第二翅片2压制,芯撑将下油道芯5位置固定,保证了缸体壁厚。同时第一翅片1和第二翅片2将水套芯4固定住,也防止了水套芯4在铁水作用下的变形。整个芯撑翅片优选为1毫米厚的折弯件,可以很好的与铁水融合,保证了缸体不会泄露。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翅片1和第二翅片2来固定水套芯4和下油道芯5,一物两用,结构简单、壁厚较薄,与铁水的融合性好,保证了缸体壁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6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新型塑胶件
- 下一篇:煤矿钻机液压绞车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