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润滑油生产柴油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5611.X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连力生;魏厚瑗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力生 |
主分类号: | C10G55/06 | 分类号: | C10G55/06;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生产 柴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润滑油生产柴油的装置,属于废油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数类型的机械都要使用润滑油,这是由于润滑油可以减少机械间或部件间的摩擦力,以保护机械或部件的表面、减少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润滑油是石油提炼基础油加添加剂并精制得到的,其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2%左右。由于不同类型机械的使用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润滑油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容易因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变质成为废润滑油。
对于废润滑油的处理,目前国内外大多将废润滑油再生后使用,其过程为:废润滑油经沉降、过滤、吸附除去大部分杂质后,再经脱水降低其含水量,然后将处理过的废润滑油加氢精制以去除废油中的氧化物、含硫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氮化物以及重金属化合物等物质,最后经调合后得到可使用的再生润滑油。但是上述再生工艺无法彻底除去废润滑油的杂质,再生润滑油仍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降低了再生润滑油的质量;再有,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复杂,能耗很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最终得到的油品需要额外加入其他物质调合后才能作为再生润滑油使用,这使得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更为复杂,且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由于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具有上述技术问题,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上述问题一直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因此现在的研究已经转变方向,更多地关注将废润滑油轻质化为燃料直接使用的途径,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029247A公开了一种用废润滑油生产柴油的方法,其先将废润滑油装入蒸馏釜内加热蒸馏,同时在蒸馏釜内加入废润滑油重量0.5-2%的丝光沸石作为催化剂,蒸馏温度控制在125-380℃完成初馏,得到的蒸馏液再放入搅拌机内,并加入蒸馏液重量1-1.5%的工业硫酸搅拌2-3小时,然后静置3-5小时;取上清液加入搅拌机内,再加入上清液重量1-1.5%的工业硫酸进行搅拌2-3小时候静置3-5小时,之后再取上清液加入搅拌机内,加入上清液重量1-1.5%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浓度为25-30%,搅拌2-3小时后,再静置3-5小时,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柴油。
上述废润滑油制柴油工艺能够直接得到柴油燃料,工艺简单、易于推广。但是,上述工艺在对蒸馏液进行多次加酸、加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碱废液,这些废液处理不当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上述工艺需大量时间搅拌和静置液体,工艺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此外,上述工艺需对蒸馏液进行多次取上清液并处理的过程,最终得到的上清液才是柴油产品,因而上述工艺的柴油收率较低,且取上清液操作的随意性很大,很容易影响柴油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对蒸馏液进行处理时会产生大量废液,废液容易污染环境,而且,现有技术的工艺周期长、效率低;进而提出一种环保、高效的废润滑油生产柴油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蒸馏液进行多次取上清液并处理后,最终得到的上清液才是柴油产品,柴油收率较低;进而提出一种高收率的废润滑油生产柴油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润滑油生产柴油的装置,包括
反应釜,设置有釜进油口,上部或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
预热罐,设置有罐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釜进油口相连通;
加热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部件和释热部件,至少部分所述释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和预热罐内,或者所述释热部件内部分别与所述反应釜和预热罐的内部相连通;
冷凝器,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反应釜的蒸汽出口相连通;
油气分离器,设置有进口、出气口和出油口,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
气水分离器,包括进口和出水口,所述气水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通;
用于测定所述反应釜内温度的测温器,所述测温器的感温部位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内。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和冷凝器之间的气相催化器,所述气相催化器包括反应室和设于所述反应室内的催化床层,所述反应室分别与所述反应釜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反应室上开设有可开启或密闭的门体,所述催化床层可通过开设该门体的位置进出所述反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力生,未经连力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56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颗粒剂
- 下一篇:可调节流态物质液面高度的堰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