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管端部密封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4533.1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晗钟;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施瑞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管端部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管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管端部密封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主要通过光伏板或者光伏薄膜的光伏效应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施瑞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创非晶硅光伏管,通过该公司的管内镀膜技术,直接在玻璃管内壁形成光伏反应薄膜。为了防止在自然环境中水汽对光伏薄膜的侵害,光伏管的两端应进行水密型封装。目前,在玻璃管密封中普遍使用的铝闷头为圆盘形,其包括圆柱形的侧面和圆形底面,其结构如附图5所示,这种铝闷头与玻璃管连接时注胶困难,注胶后胶体易向管内流动,使用时效果不甚理想,密封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现有技术中玻璃管密封采用的普通闷头与光伏管连接时,注胶困难,密封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光伏管端部密封盖。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管端部密封盖,其包括圆盘形的盖体,在盖体的外侧设置有与光伏管的接口端连接的连接槽,在连接槽的内侧形成有凸台,所述的盖体是采用铝片冲压成型。
为使盖体与光伏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的连接槽的深度为8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槽的宽度为3mm-12mm。
为了便于光伏管模组的连接,所述的凸台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光伏管模组的连接端,该连接端向着凸台的反方向凸出。光伏管在装配时,上述连接端可直接插入光伏管模组上相对应的凹腔内,从而提高光伏管模组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因接触不好而影响光伏管模组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管端部密封盖在与光伏管连接时,将适量密封胶注入到连接槽内,然后将光伏管的接口端插入到连接槽内,因为密封胶被限制在连接槽内,所以无法任意流动,光伏管的接口端能够与密封胶充分接触,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密封胶彻底填满接口端,以确保连接的密封性。发明人对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管端部密封盖进行了密封性实验,在连接光伏管端部密封盖时,在光伏管内放置了一定量的可变色干燥剂,光伏管端部密封盖连接完成后,将该光伏管放置在水中一星期,观察干燥剂是否变色,如果干燥剂变色,则说明光伏管端部密封盖密封性差,如果干燥剂未发生变色,则说明光伏管端部密封盖密封性好。经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管端部密封盖与光伏管密封连接后,放入水中,持续一星期,干燥剂未发生变色,光伏管的密封性很好。通过上述的设置,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管密封性差的问题,提高了光伏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管端部密封盖的基本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管端部密封盖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光伏管端部密封盖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盖体,2为连接槽,3为凸台,4为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光伏管端部密封盖,其包括圆盘形的盖体1,在盖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光伏管的接口端连接的连接槽2,在连接槽2的内侧形成有凸台3,所述的盖体1是采用铝片冲压成型。
为使盖体1与光伏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的连接槽2的深度为8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槽2的宽度为3mm-12mm。
上述的方案与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连接玻璃管的闷头相比,注胶方便,光伏管端部密封盖与玻璃管连接后密封性好,连接更加可靠。
光伏管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电能将通过焊接在光伏管端部密封盖上的引线传至光伏管的两端从而形成光伏电池的正负极,再通过光伏管端部密封盖将电能传导至光伏管模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光伏管模组的连接,所述的凸台3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光伏管模组的连接端4,该连接端4向着凸台3的反方向凸出。光伏管在装配时,上述连接端4可直接插入光伏管模组上相对应的凹腔内,从而提高光伏管模组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因接触不好而影响光伏管模组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施瑞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施瑞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4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台车背景墙
- 下一篇:流动式车载混凝土泵双泵合流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