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棉浆粕生产的立式贮浆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4269.1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单既嵛;曹知朋;刘诚;唐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银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5/28 | 分类号: | D21D5/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浆粕 生产 立式 贮浆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浆粕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棉浆粕生产的立式贮浆塔,属于棉浆粕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棉浆粕生产普遍使用的贮浆池多为卧式贮浆池,这种贮浆池结构复杂, 建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困难, 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大, 建造过程结构尺寸稍有疏忽或搅拌设备选择不当均会影响其使用效果,特别是在浆料浓度较大时,浮浆、死角及上层停滞不动的现象经常发生,并且清理清刷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贮浆量大、无死角、出浆通畅、清刷方便快捷、搅拌装置维修拆卸方便、效率高的用于棉浆粕生产的立式贮浆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棉浆粕生产的立式贮浆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螺旋状的塔底,所述塔底的中心位置设有锥体,所述塔体内靠近锥体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搅拌装置。
塔底设计成螺旋状,有利于浆料的运动,确保出浆通畅无死角;塔内浆料以锥体为中心做旋转运动。搅拌装置主要作用在于将塔内浆料搅拌均匀,避免浆料的絮聚。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装置与塔体密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螺旋桨。
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到塔体的外部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动力装置包括与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轴上位于螺旋桨外部的位置安装有导流环。其作用是在有限空间内,迫使浆料定向流动,使浆料混合均匀。
进一步优化:所述塔体内靠近塔底周边的位置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其作用是就是解决容易出现死浆地方,加其导流板使其圆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浆料进入从顶部入料口进入立式贮浆塔,到达规定液位高度后,开启搅拌装置,螺旋桨转动从而带动塔内浆料做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浆料逐渐均匀,最后经塔底出料口进入后续工序。
与传统卧式贮浆池比较,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钢制材质,方便制作与安装;占地面积小;贮浆量大;无死角,出浆通畅,清刷方便快捷;搅拌装置维修拆卸方便,效率高。
下满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塔体;2-锥体;3-塔底;4-导流板;5-传动轴;6-导流环;7-螺旋桨;8-锥度套;9-密封装置;10-减速机;11-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棉浆粕生产的立式贮浆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坡度为3%的螺旋状的塔底3,所述塔底3的中心位置设有锥体2,所述塔体1内靠近锥体2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搅拌装置。
塔底3设计成坡度为3%的螺旋状,有利于浆料的运动,确保出浆通畅无死角;塔内浆料以锥体为中心做旋转运动。
搅拌装置主要作用在于将塔内浆料搅拌均匀,避免浆料的絮聚。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装置9与塔体1密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5的其中一端伸出到塔体1的外部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轴5上安装有螺旋桨7,所述螺旋桨7通过锥度套8与传动轴5固定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
所述传动轴5上位于螺旋桨7外部的位置安装有导流环6,其作用是在有限空间内,迫使浆料定向流动,使浆料混合均匀。
动力装置包括与传动轴5传动连接的减速机10,所述减速机10传动连接有电机11。
所述塔体1内靠近塔底3周边的位置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4,其作用是就是解决容易出现死浆地方,加其导流板使其圆滑。
工作原理是:浆料进入从顶部入料口进入塔体,到达规定液位高度后,开启搅拌装置,螺旋桨转动从而带动塔内浆料做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浆料逐渐均匀,最后经塔底出料口进入后续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银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银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4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