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2860.3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雅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雅馨 |
主分类号: | A63B22/00 | 分类号: | A63B22/00;A63B22/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器材 脚踏板 更换 面板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是属于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用的运动器材脚踏板构造,请参阅图一,其主要括有一踏板上座10、踏板下座11及轴心杆15所组成,其中,踏板上座10的一侧形成凸出状的轴部101,且于轴部101内设有一横向贯穿的轴心孔(图中未示),以供轴心杆15能组设于轴心孔内,而形成踏板上座10与轴心杆15间组设成一具有可相对运动或转动的一整体状态;而且,踏板上座10的顶表面可再向上凸伸出若干个造形凸部102,以作为消费者踩踏使用时的止滑及脚底按摩用;再者,踏板下座11是通过螺栓(图中未示)的螺合作用而将其组设于踏板上座10上,而组合成一体状;
上述实用新型案虽能达成原先所设定的实用新型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操作者所赞许,惟鉴于业界对技术的研发日新月异,且创作人在不余遗力之下,乃更再努力研究改良使其臻于完美实用,并历经无数次更新实验测试以及归纳制造者在实际生产上的回应意见,发现尚有下列问题犹待进一步改善:
1.由于踏板上座必须能承载消费者的重量,通常会以较硬质塑胶材质作为踏板上座的材料选择,再加上,造形凸部是以一体塑胶射出成型的方式从踏板上座而产生出来,而使得造形凸部的质感亦属硬质状,如此,会使得其色彩搭配变化上形成单一化,而无法立即吸引消费者的视觉目光及购买欲望外,同时,亦会使其所预达成的防滑功效被大打折扣,尤其是,在赤脚踩踏时,更容易使脚底会产生不舒适或局部疼痛的现象为其一大困扰。
2.由于现今的经济景气前景不佳及市场需求的减少情况下,订单的数量已大幅减少,且均为少量多样化的现象居多,尤其是,为增加订单量的情况下,业者实有必要推出新产品来适应及抢夺市场,且必须重新开立模具才能创造出一组表面不同的踏板,而造成其开立模具的成本大幅增加为其另一困扰。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是积极开发研究,并为改进上述常用运动器材脚踏板构造的缺失,本创作人以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希望能惠及所有的消费者及制造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的主要内容是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盖板的倒钩部能直接卡合于踏板的贯穿孔内,而致使盖板及踏板之间夹置有一软质面板,并使软质面板的凸部能穿过凸伸于盖板的镂空孔上方,而使其具有多重色彩的立体变化性,且也能克服已知赤脚踩踏时脚底会产生不舒适或局部疼痛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功效,其主要构造如下:
一踏板,其侧面适当处形成有凸出状的轴部及倒T状的定位部,以供轴心杆及带体一端分别能组合于轴部及定位部上;而且,踏板的顶面适当处设有若干个贯穿孔;
一盖板,其顶面适当处形成有数个镂空孔,且相对于踏板的贯穿孔处的盖板上设有倒钩部;
一软质面板,其适当处设有数个凸部,且该凸部是相对于盖板的镂空孔而设立的,并使该凸部能凸伸过镂空孔;
通过上述构造,方能使相对于踏板的贯穿孔处的盖板的倒钩部能卡合于踏板的贯穿孔内,且能使盖板及踏板之间夹置有一软质面板,并使软质面板的凸部能凸伸过盖板的镂空孔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包括有一组设有轴心杆的踏板、一扣合于踏板上的盖板、以及一夹置于踏板与盖板间的软质面板,其中:踏板,其顶面设有贯穿孔;相对于踏板的贯穿孔处的盖板上设有倒钩部;通过上述构造,能使相对于踏板的贯穿孔处的盖板的倒钩部能卡合于踏板的贯穿孔内。
如前所述的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其中,盖板上形成有镂空孔。
如上所述的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其中,盖板及踏板之间夹置有一软质面板。
如上所述的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其中,软质面板上设有凸部,且该凸部是可容置于盖板的镂空孔内。
如前所述的运动器材脚踏板更换面板构造,其中,软质面板上设有凸部,且该凸部是能穿过凸伸于盖板的镂空孔。
如此,利用盖板及软质面板的局部设变更换技巧,而能大幅降低开发新产品的费用,且也能使其具有多重色彩的立体变化性,进而能立即吸引消费者的视觉目光及购买欲望,同时,亦能增加其摩擦阻力,而大大提升其防滑功效,尤其是,在赤脚踩踏时,更容易避免使脚底产生不舒适或产生局部疼痛的现象,而有效克服已知的缺点成为其进步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组装时的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雅馨,未经刘雅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2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