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双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2403.4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得军;涂仁涛;赵发权;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博源科技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B65H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8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装置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圈在绕制时所使用的绕线机,尤其涉及一种带双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磁线圈的生产中,绕线机作为主要的生产设备越来广泛,从大型的变压器箔绕机到小型的电磁线圈平行绕线机,几乎涵盖了电磁线圈的所有生产领域。但是绕线机厂家目前注重的是绕线机的智能型,主要表现是PLC控制、触摸屏及断电记忆等方面,但是对线圈绕线时的起头、断线、边界距离等定位几乎没有涉及,使用的方案无非是刻度尺定位;因此在用户使用时,由于绕线时所使用的骨架长度有公差,往往造成定位不准确;如果起头位置不准确,会造成绕制压线或绕制是匝间间隙过大等情况,这样就会造成匝间电场不均匀,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反复测量、计算位置才能确认起头位置。
专利号为201310044912.4的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离合器电磁线圈的绕线机》,公开一种电磁离合器电磁线圈的绕线机,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的匝数计数器以及连接在匝数计数器一侧的绕线轴组成,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第一传动轮并通过传输带与匝数计数装置的第二传动轮连接,所述绕线轴上还设置线缆限位装置。所述线缆限位装置包括套接在绕线轴内侧的套管以及在套管上连接一组限位杆,所述套管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在绕线轴上。然而该电磁离合器电磁线圈的绕线机仅仅能解决绕线顺畅、减少金属丝的减薄磨损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定位不准确,起头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双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双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通过双红外线对焦的方法,先对焦,然后调整绕线机的走线轮位置,进而达到双红外线对焦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包括双向调节螺母、导向连接杆、两个连接杆、走线轮、万向节、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走线轮位于中间,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分别穿过万向节设置在走线轮的左右两侧,每个红外线发射器的上部通过一个连接杆与导线连接杆相连接,导向连接杆的中间设置双向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种双红外线对焦方法改进后的绕线机,可以一次性将绕线机的起点位置找到,而且精确无误,减少了反复调整的繁琐工作,提高了劳动效率。主要表现是:一、原来手工找起点定位的时间大约5~10分钟减少到现在的到现在1分钟以内;二、原来绕线的起头位置排线要么压线,要么与起头位置间隙过大;而现在的加装这种双红外线对焦机构后,绕线的稠密度均匀一致,使绕线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避免了由于绕线不均匀造成的匝间电场不均匀情况,进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带双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在本申请所列权利要求书限定范围之内。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双向调节螺母;2、导向连接杆;3、连接杆;4、走线轮;5、万向节;6、红外线发射器;7、红外线光线;8、焦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双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带红外线装置的绕线机包括双向调节螺母1、导向连接杆2、两个连接杆3、走线轮4、万向节5、两个红外线发射器6,其特征在于,走线轮4位于中间,两个红外线发射器6分别穿过万向节5设置在走线轮4的左右两侧,每个红外线发射器6的上部通过一个连接杆3与导线连接杆2相连接,导向连接杆2的中间设置双向调节螺母1。
安装时,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先将红外线发射器6通过万向节5安装在走线轮4的两侧合适位置,然后再将红外线发射器6的上部安装连接杆3;组装导向连接杆2与双向调节螺母1,组装完毕后与连接杆3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博源科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博源科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2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红外触摸屏的串行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