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红外识别手机自动拨号报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2401.5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宁荫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荫荣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2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识别 手机 自动 拨号 报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红外识别手机自动拨号报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报警器只有连接固定电话或插入SIM手机卡才能实现遇警情时自动拨号到所设定的电话,而且SIM卡取下插在报警器上,当有电话打入此号码时,无法接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识别手机自动拨号报警的装置,实现了手机和报警器能随时连接或分开使用,且能自动拨号报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红外识别手机自动拨号报警的装置,包括红外安防设备,所述红外安防设备具备一供电电源以及由红外检测触发一驱动电压输出的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具有机械按键的手机;
一第一延时继电器,所述报警电路的驱动电压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通、断;所述常开触点控制与所述手机挂断按键的通、断;
一第二延时继电器,所述驱动电压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二延时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通、断;所述常开触点控制与所述手机具备一键拨号或短信发送的按键的通、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安防设备是SN-9808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移动使用,不受线的触绑,在没有电信线路的情况下、偏僻的地方或在汽车里都能使用,不需要把SIM卡从手机里取下插在报警器上,做到手机拨打、接听电话、防盗两不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机按键内部连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识别手机自动拨号报警的装置,包括红外安防设备,即包括一红外检测探头2和报警主机1,所述红外安防设备具备一供电电源以及由红外检测触发一驱动电压输出的报警电路;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的红外报警设备,该报警电路是指该现有红外报警设备的主电路,因此,这里就不对该主电路的电路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具有机械按键的手机3;一第一延时继电器,所述报警电路的驱动电压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通、断;所述常开触点控制与所述手机挂断按键4的通、断;一第二延时继电器,所述驱动电压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二延时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通、断;所述常开触点控制与所述手机具备一键拨号或短信发送的按键的通、断。
为了让一般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请继续参见图1,图中所述手机3是通过数据线5与报警主机1连接。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为了方便各设备间的拆接,将手机挂断按键4的两个触点41、42分别经导线46连接到手机的数据接口6,通过数据线5与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手机的其他键,例如1号按键7,长按该1号按键就会该手机就会自动拨号,这里并不以此为限,一键拨号也可以是其他按键。将1号按键的两个触点71、72分别经导线46连接到手机的数据接口6,通过数据线5与所述第二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这样,当红外探头2检测到警情,触发所述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则输出一驱动电压,驱动所述的第一延时继电器工作,该第一延时继电器通过连续的导通、切断挂断按键4,实现手机的屏闪,由于手机可能存在未接电话或者短信,这样要通过重复触发挂断按键4实现手机处于待机状态,然后所述的第二延时继电器将所述1号按键导通,并保持一预定时间(即长按1号按键,实现一键拨号或或短信发送),即可实现一键报警。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的电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报警装置可以移动使用,不受线的触绑。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安防设备是采用圣安SN-9808报警器,该报警器不仅功能多,而且报警准确,但是需要连接固定电话才能实现拨号报警。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改进,就克服了该问题,实现可移动使用,不受电话线的触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荫荣,未经宁荫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2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