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1693.0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化道 出血 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
背景技术
在我国,乙肝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根本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而现有技术中的治疗装置只具有止血功能,不具备很好的给药及局部治疗作用,不能够很有效地进行独立的给药操作,且操作麻烦,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给药方便和安全卫生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包括内置管管体,以及插接在内置管管体内的导气管、胃管和给药管;所述内置管管体下端连接有食管给药囊;所述食管给药囊下端设置有胃底给药囊;所述导气管上端连接有压气囊,下端接有第一充气囊,并穿过胃底给药囊连接有第二充气囊;所述胃管下端穿过胃底给药囊;所述给药管上端连接有给药器;所述食管给药囊和胃底给药囊上均设置有出药孔。
进一步地,所述给药管与给药器为拆卸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气囊将药物均匀的涂抹在食管及胃底,药物输送可根据药物的形态和不同的给药位置来选择相应的输送装置,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还可以在胃管中进行独立检查操作,给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内置管管体;2-导气管;3-胃管;4-给药管;5-食管给药囊;6-胃底给药囊;7-压气囊;8-第一充气囊;9-第二充气囊;10-给药器;11-出药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包括内置管管体1,以及插接在内置管管体1内的导气管2、胃管3和给药管4;所述内置管管体1下端连接有食管给药囊5;所述食管给药囊5下端设置有胃底给药囊6;所述导气管2上端连接有压气囊7,下端接有第一充气囊8,并穿过胃底给药囊6连接有第二充气囊9;所述胃管3下端穿过胃底给药囊6;所述给药管4上端连接有给药器10;所述食管给药囊5和胃底给药囊6上均设置有出药孔11。
其中,所述给药管4与给药器10为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置管,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气囊将药物均匀的涂抹在食管及胃底,药物输送可根据药物的形态和不同的给药位置来选择相应的输送装置,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还可以在胃管中进行独立检查操作,给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方便。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1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驱动式多枚投弃式探头自动投放装置
- 下一篇:冷却液与模拟加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