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8602.8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丛术平;王来;张征;韩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混凝土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段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节点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分为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和装配整体式结构三种。现浇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渗性能好,但是现浇结构需要在现场架设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因此现场劳动量大、工期较长,结构的力学性能受现场施工质量影响较大。装配式结构由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连接而成,节约现场劳动力、施工周期短,便于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但是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较差。装配整体式结构是在装配式结构的基础上,现场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楼板,提高了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目前,国内外建筑行业都越来越重视预制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很多关键技术还有待完善。对于位于抗震区的建筑,需要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所以常把梁柱节点做成一个整体,在柱和梁上断开,预制梁、预制柱在现场与预制梁柱节点相连,形成受力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对整个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同时,连接节点的施工性能对连接节点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有较大影响,为了保证装配式结构、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施工便捷性,需要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达到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方便等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将两段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很好地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具有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由上部突出梁段、下部突出梁段、钢板、齿形钢板、带孔钢板、高强螺栓和膨胀砂浆组成。在上部突出梁段和下部突出梁段的上部纵筋下面焊接钢板,钢板的上表面与上部纵筋的下边缘平齐,钢板和上部纵筋的端部都开有坡口,以便采用对接焊缝进行连接。下部突出梁段中,在下部纵筋的位置处焊接齿形钢板,下部纵筋插到齿形钢板的齿缝中,齿形钢板的上表面与下部纵筋的上边缘平齐,齿形钢板的另一端开有螺栓孔,且伸出混凝土。上部突出梁段中,在下部纵筋的上面焊接带孔钢板,带孔钢板的下表面与下部纵筋的上边缘平齐,带孔钢板上开有螺栓孔,螺栓孔的位置与下部突出梁段上齿形钢板的螺栓孔相对应,高强螺栓的螺杆穿过带孔钢板的螺栓孔,预埋在混凝土里。对齐齿形钢板和带孔钢板的螺栓孔,使上部突出梁段上的高强螺栓穿过齿形钢板,将上部突出梁段扣在下部突出梁段上,两段梁的上部纵筋之间、钢板之间通过对接焊缝连接,下部齿形钢板和带孔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上部和下部的缺口处采用膨胀砂浆密封,形成连接节点。上部突出梁段和下部突出梁段的上部都预埋一排短钢筋,以便与预制楼板连接。钢板、齿形钢板和带孔钢板的长度和厚度根据受力情况确定,宽度为梁箍筋内边缘之间的距离。连接节点的中心位置到柱边的距离为一倍梁高,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梁主要受竖向荷载作用,在连接节点位置一般为负弯矩,且负弯矩不会太大,此时梁上部受拉,下部受压,因此采用对接焊缝连接上部纵筋及钢板,钢板的作用是避免由于上部纵筋对接焊缝质量不过硬而在连接节点处形成薄弱环节,保证上部节点构造能够很好地传递拉力,同时还能够传递剪力。因为梁下部受压,依靠两段梁的接触面就能很好地传递压力,因此采用高强螺栓间接连接下部钢筋,在地震作用下,也能很好地传递拉力。采用螺栓连接可以避免仰焊,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预制梁段之间的连接问题,采用对接焊缝连接上部纵筋,不产生偏心,能够很好地传递钢筋的应力,并且采用钢板辅助受力,采用高强螺栓间接连接下部纵筋,正常使用情况下,不需要起作用,在地震作用下传递拉力,因此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连接节点的上部采用俯焊施工,下部采用螺栓连接,施工非常方便,能够满足装配式结构和装配整体式结构对施工工期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方便,能够满足装配式结构和装配整体式结构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部突出梁段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突出梁段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齿形钢板与下部纵筋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框架中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8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用液压变矩器
- 下一篇:电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