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污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8109.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世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F5/28;C02F11/12;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泥处理装置,它是一种安装在河道内,处理河道内的污泥、污水和污染物的组合装置,属于化工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7 大江河流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全国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低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体的占23.6%,其中不达标的河段主要集中流经城市的河段。水体黑臭已成为我国城市水环境中普遍存在问题之一。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使得河流失去资源功能和使用价值,而且破坏周围的环境景观,甚至对人们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危害到河流周围的居民健康。因此如何尽快解决城市河流的黑臭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工作的当务之急。
目前,国际上据原理已在使用的或已进入中试阶段的污染水域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生态法三大类。其中的技术名称包括底泥疏浚、人工增氧、生态调水、化学除藻、絮凝沉淀、重金属化学固定、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生物膜等。就具体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生态/生物方法是修复水生态系统中最为推崇的举措之一。当前的河道清淤,仍然在使用传统方法,对于河道的治理,仅仅表现为将河道内的污染物转移到陆地掩埋处理。由于清理目的单一,所以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反应难度包含 方面:
1)传统方法所使用的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受地形限制,比如城市河道,施工难度很大;
2)泥水不分离,需混入足量黄土降低含水量后,用车箱铺垫整体防漏塑料布的翻斗车外运淤泥,增加运输量的同时,也会导致沿岸以及运输沿路严重二次污染,对周边及沿途居民造成极大的生活困扰;
3)大量占领土地资源,并将污染源转移,破坏土壤层以及周边的园林和地下水资源;
4)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得到的效果只能维持较短时间,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泥处理装置,集合多种技术,综合了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生态法等方法的优点,是一种稳定、成熟、高效率、低能耗,适于改善河道水质、无害化处置河道底泥等的一体化综合装置。
河道污泥处理装置,包括V形架,作业船和输送机,所述V形架安装固定在作业船上游,作业船下游设有存储舱,输送机从存储舱上引出,连接到河岸,V形架前端设有栅栏,V形架的下端设有铲泥机,铲泥机的水平前端设有淤泥松动机,铲泥机的水平两端设有旋转涡轮轴,铲泥机的中间前面设有污泥泵,污泥泵的输出端连接到作业船,作业船上设有生物过滤池,生物过滤池的底部设有潜污泵,潜污泵的输出端连接到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机的出料端连接到存储舱。
所述V形架与作业船用连接物牵引连接,V形架可被作业船牵引拉动前进。
所述连接物为钢丝绳。
所述输送机为全封闭涡轮式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V形架放置在河道中,V形架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河道两边,V形架与作业船用钢丝绳连接,V形架位于作业船的上游,栅栏能阻挡河道上游的浮游物,工作时,铲泥机、淤泥松动机和旋转涡轮轴同步运行,淤泥松动机将沉积在河道底部的淤泥松动,有利于被铲泥机铲起,旋转涡轮轴将铲泥机铲起的淤泥向中间集中,被污泥泵抽送到作业船,污泥在作业船上被生物过滤,脱水,形成含水量较少的泥饼,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河岸边,实现清理河道内的污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河道,2—栅栏,3—V形架,4—河岸,5—输送机,6—存储舱,7—污泥脱水机,8—潜污泵,9—生物过滤池,10—污泥泵,11—淤泥松动机,12—旋转涡轮轴,13—铲泥机,14—作业船,15—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世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世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8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验汽车侧滑量时定位滑板的机构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