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7101.8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远;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卓佳利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型材,尤其涉及应用在工业以及自动化生产领域可以用于主框架的铝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铝型材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现有的铝型材的主框架一般结构要么较为复杂,安装起来较为繁琐,固定连接的位置不易调节,连接结构稳定性差,要么结构较为简单,但安装的牢固性则较差,因而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实用的铝型材。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用、省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和稳定性良好的铝型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铝型材,包括铝型材本体,所述铝型材本体横截面的外周边为正方形,所述铝型材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于该正方形的正中央,所述通孔的周边设有向铝型材本体横向轴中心延伸齿轮边,所述铝型材本体的正方形外周边的每条边上设有螺母槽。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槽设置于铝型材本体的正方形外周边的每条边的中间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铝型材本体的外周边的四个直角部位上设有第一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铝型材本体位于通孔和螺母槽之间设有第二减重孔。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铝型材本体的横截面的外周边设为正四边形,相比其他形状外周的铝型材,更易于与连接件形成稳定的配合,不转动,稳定性更好,该铝型材本体的中央设有带齿轮边的通孔在减轻铝型材重量的同时,对铝型材的抗弯和抗扭方面的力学性能有所加强,也方便气管和线缆的走线排布和固定,避免有水流入,潮湿而影响线缆的质量,铝型材本体的螺母槽的槽边可以通过螺栓与其他连接件相连接,铝型材本体的螺母槽中可用于安装通用的方形螺母块与其他连接件相连接,从而实现了铝型材的方便安装,确保了铝型材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连接,同时,螺母块在螺母槽中可以沿轴向滑动,因此连接的位置可以自由调整、方便、灵活,而且,相邻的两个带螺母槽的侧边为相互垂直的平面,在连接时为双边受力,使得其间的连接更加紧固和稳定。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即在铝型材本体上设置第一减重孔及第二减重孔,在进一步减轻铝型材重量的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安装通用的方形螺母块,使得其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铝型材,包括铝型材本体1,所述铝型材本体1横截面的外周边为正方形,所述铝型材本体1上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设置于该正方形的正中央,所述通孔2的周边设有向铝型材本体横向轴中心延伸齿轮边21,所述铝型材本体1的正方形外周边的每条边上设有螺母槽3,所述螺母槽3设置于铝型材本体1的正方形外周边的每条边的中间部位,所述铝型材本体1的外周边的四个直角部位上设有第一减重孔4,所述铝型材本体1位于通孔2和螺母槽3之间设有第二减重孔5。
本实用新型将铝型材本体的横截面的外周边设为正四边形,相比其他形状外周的铝型材,更易于与连接件形成稳定的配合,不转动,稳定性更好,该铝型材本体的中央设有带齿轮边的通孔在减轻铝型材重量的同时,对铝型材的抗弯和抗扭方面的力学性能有所加强,也方便气管和线缆的走线排布和固定,避免有水流入,潮湿而影响线缆的质量,铝型材本体的螺母槽的槽边可以通过螺栓与其他连接件相连接,铝型材本体的螺母槽中可用于安装通用的方形螺母块与其他连接件相连接,从而实现了铝型材的方便安装,确保了铝型材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连接,同时,螺母块在螺母槽中可以沿轴向滑动,因此连接的位置可以自由调整、方便、灵活,而且,相邻的两个带螺母槽的侧边为相互垂直的平面,在连接时为双边受力,使得其间的连接更加紧固和稳定。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即在铝型材本体上设置第一减重孔及第二减重孔,在进一步减轻铝型材重量的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安装通用的方形螺母块,使得其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7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生长掺杂装置
- 下一篇:汽车扭矩传感单元和电子控制单元的连接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