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837.3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灯具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发光装置中,如白炽灯泡及卤素灯泡皆以加热灯芯而发光或荧光灯管以激发灯管内气体分子发光等,运作的时候都会伴随产生高温。特别是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发光装置,虽然大众普遍认为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高,但发光二极管于长期运作下所产生的高温,将使其发光效率大幅降低。因此,各种承载发光装置的灯具结构便需要良好的散热能力,以避免发光装置因为高温降低效率或减少寿命。
传统的灯具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号M317543号所载,都是于灯具上外加散热鳍片,通过散热鳍片以传导的方式,将灯具中发光装置于运作时产生的热能,传导至外部,以逸散发光装置所产生之热。然而,传统灯具仅通过传导的方式,仍有不能迅速且有效的逸散热能的问题。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灯具结构,以改善上述缺失,乃为此业界极于欲达成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结构,不仅能够以传导方式对发光模块散热,并具有可使空气对流的孔道,藉以提高灯具结构的散热的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该灯具结构包含:一散热体、一灯盘部、一发光模块、一电源板、一灯体部及一导电部。散热体具有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第一侧面,第一端部具有一第一开口,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开口。灯盘部具有一承载面及一第二侧面,灯盘部设置于第一端部的第一开口中,且第二侧面与散热体的第一侧面相接触。发光模块设置于灯盘部的承载面上,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电源板与发光模块电性相接。灯体部具有一本体、一第三端部及一容置空间,经由第二开口,灯体部的本体设置于散 热体中,使第三端部位于散热体之外,并与散热体的第二端部相接。导电部与灯体部的第三端部相接。其中,灯盘部及灯体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多个散热孔。通过灯盘部与散热体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得以传导的方式将发光模块的热能传导至外界。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E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F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图1G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含灯罩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1H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包含灯罩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灯具结构
10 散热体
11 第一端部
111 第一开口
12 第二端部
121 第二开口
13 第一侧面
14 内部空间
20 灯盘部
21 承载面
22 第二侧面
221 嵌板
222 嵌孔
22a 第一表面
22b 第二表面
23 固定孔
30 发光模块
31 发光二极管
32 电路板
40 电源板
50 灯体部
51 本体
52 第三端部
53 容置空间
54 螺丝孔
60 导电部
70 散热孔
80 螺丝
90 灯罩部
X 第一虚拟平面
Y 第二虚拟平面
A 投影中心点
B 投影中心点
z 连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