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334.6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2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淑汝 |
主分类号: | B25D1/12 | 分类号: | B25D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铁锤结构的改进,尤指一种具抗震效果的铁锤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榔头结构,主要于握杆前端固设一铁制或木制头锤,而得以供使用者握持于握杆上,利用头锤对对象的顶面进行敲打;
虽然该等习知榔头结构得以供用户敲击对象之用,但是该等习知榔头使用上并不具抗震效果,使用时易造成严重抖动,令使用者手部产生酸麻、疲劳的现象,甚至使用过久更产生手部伤害的问题;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1、提供一种可大幅抵消使用上因震动而产生的反弹力量,具有较佳的抗震效果的铁锤结构;2、提供一种使用上不易造成抖动,确保使用者手部不会因震动产生酸麻、疲劳的现象的铁锤结构。
一种铁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铁锤结构由若干杆状弹性体、一具穿孔的头锤及一握把所组成,各杆状弹性体为平行设置,且各杆状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外螺纹部及一第二外螺纹部,该第一、二外螺纹部分别螺设一第一螺锁件及一第二螺锁件,而该第一外螺纹部穿设于该头锤的穿孔,并利用一第三螺锁件螺设于该第一外螺纹部上,而该杆状弹性体的第二外螺纹部的一端固设该握把,该握把由一第一包覆部及一第二包覆部所组成,该第一包覆部包覆该杆状弹性体,且该第一包覆部的外部包覆该第二包覆部。
其中,该杆状弹性体为弹性金属材料。
其中,该第一、二包覆部为一体射出成型。
其中,该第一包覆部为聚丙烯塑料或尼龙材料。
其中,该第二包覆部为软性橡胶材料。
其中,该第二包覆部的软性橡胶材料为热塑性橡胶。
其中,还包括一第三包覆部,该第三包覆部包覆在该第二包覆部的外部。
其中,该第三包覆部为软质弹性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可大幅抵消使用上因震动而产生的反弹力量,具有较佳的抗震效果;使用上不易造成抖动,确保使用者手部不会因震动产生酸麻、疲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动作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动作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动作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动作示意图(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头锤动作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头锤动作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杆状弹性体10 第一外螺纹部11 第二外螺纹部12
头锤20 穿孔21 握把30
第一螺锁件40 第二螺锁件50 第三螺锁件60
第一包覆部70 第二包覆部80 第三包覆部90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铁锤结构,该铁锤结构由若干杆状弹性体10、一具穿孔21的头锤20及一握把30所组成,各杆状弹性体10为平行设置,且各杆状弹性体1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外螺纹部11及一第二外螺纹部12,该第一、二外螺纹部11、12分别螺设一第一螺锁件40及一第二螺锁件50(如图4所示),而该第一外螺纹部11穿设于该头锤20的穿孔21,并利用一第三螺锁件60螺设于该第一外螺纹部11上(如图2-3所示),而该杆状弹性体10的第二外螺纹部12的一端固设该握把30,该握把30由一第一包覆部70及一第二包覆部80所组成,该第一包覆部70包覆该杆状弹性体10(如图5所示),且该第一包覆部70的外部包覆该第二包覆部80(如图6所示)。
其中,该杆状弹性体10为弹性金属材料。
其中,该第一、二包覆部70、80为一体射出成型。
其中,该第一包覆部70为聚丙烯塑料或尼龙材料。
其中,该第二包覆部80为软性橡胶材料。
其中,该第二包覆部80的软性橡胶材料为热塑性橡胶TPR(Thermoplastic rubber)。
其可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包覆部90,该第三包覆部90是包覆于该第二包覆部80的外部(如图7所示)。
其中,该第三包覆部90为软质弹性橡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淑汝,未经陈淑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