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风机进风口结构改进的集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5112.2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敏;李炳;沈巧玲;谢雅娟;陆金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钜联风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风机 风口 结构 改进 集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离心风机进风口结构改进的集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集流器、叶轮、蜗壳是影响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集流器是引导气体进入风机的重要结构。而现在的集流器一般是将钢板加工卷制而成的喇叭形筒体,由于集流器作为离心风机的导流装置,其需要承受较大的风压,从而致使构成集流器的钢板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但制造一些大型离心风机的集流器要求其构成的钢板厚度较厚,则增加了生产加工难度,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离心风机进风口结构改进的集流器,其选用适当厚度的钢板构成集流器的同时保证了其承压强度,有效的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离心风机进风口结构改进的集流器,包括集流器的主体,所述的主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筋条组成的‘米’字型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平面上固定有若干环状挡圈。
所述集流器的主体呈进风端向出风端逐渐收口的喇叭口状,主体 的进风端成型有环状折边。
所述固定有环状挡圈的支撑架的一侧平面接近主体的进风端,所述若干环状挡圈的轴心在同一个轴线上,轴心位于支撑架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它在集流器主体内部的侧壁上固定一个有筋条组成的支撑架,使其选用适当厚度的钢板构成集流器的基础上保证了其承压强度,从而降低了生产强度,同时亦保证了集流器内侧壁的曲线弧度,从而具有更持久的导流效果。
2、它在支撑架上设有从支撑架中心扩散的环状挡圈,从而起到防护网的作用,能够阻挡杂物进入风机内部,从而避免了风机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体;11、进风端;12、出风端;13、环状折边;20、支撑架;30、环状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离心风机进风口结构改进的集流器,包括集流器的主体10,所述的主体10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筋条组成的‘米’字型支撑架20,支撑架20的一侧平面上固定有若干环状挡圈30。
所述集流器的主体10呈进风端11向出风端12逐渐收口的喇叭口状,主体10的进风端11成型有环状折边13。
所述固定有环状挡圈30的支撑架20的一侧平面接近主体10的进风端11,所述若干环状挡圈30的轴心在同一个轴线上,轴心位于支撑架20的中心。
工作原理:在集流器的内侧壁上固定起支撑承压作用的支撑架20,从而增加了集流器承受风压的强度,同时在支撑架20上设置环状挡圈30能够阻挡杂物进入风机内部,避免了风机的损坏。2012年3月《制冷学报》的《空调柜机多翼离心风机集流器的优化研究》一文中使用软件FLUENT对三种结构不同的集流器进行分析,不同结构的集流器对气流的引导作用各不相同,导致进入蜗壳后的气流流动形式也不一样。而上述的三种结构中的两种结构的进风端11、出风端12的直径和集流器的高度均相同,只是其从进风端11到出风端12逐渐收口的弧度不同,但其对气流的引导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目前现有的集流器收口弧度是经长期试验而设计的,其具有较强的导流效率,但其长期受风冲击,其收口弧度会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其导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集流器的弧度面上设置一个支撑架20,能够有效的减小其弧度的变形,从而具有更持久的导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钜联风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钜联风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5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倒流防止器结构
- 下一篇:空心千斤顶式钢塑复合管内胀扩口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