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药型子宫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4974.3 | 申请日: | 2013-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姚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药型 子宫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宫腔粘连的布药型子宫支架。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是近几年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 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当中,宫腔粘连占比较大,人工流产术后粘连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由于粘连部位和程度不一,宫腔粘连的症状表现也略有不同,但主要症状为反复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出现闭经伴有周期性腹痛,月经过少,及继发不孕等。
(1)、闭经(或月经过少):宫腔完全粘连者,可出现闭经,闭经时间很长。宫腔部分粘连及内膜部分破坏者,则表现为月经过少。
(2)、周期性腹痛:一般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突发性下腹痉挛性疼痛,其中有一半以上伴有肛门坠胀感;有些患者腹痛剧烈,坐卧不安,行动困难,甚至连上洗手间都有可能产生剧烈的疼痛。疼痛一般持续3至7天后逐渐减轻、消失,间隔一个月左右,再次发生周期性腹痛,且渐进性加重。
(3)、不孕及反复流产、早产子宫腔粘连后易发生继发性不孕,即使怀孕也容易发生反复流产及早产。由于子宫腔粘连,内膜损坏,子宫容积减小,影响胚胎正常着床,并影响胎儿在宫腔内存活至足月。
关于宫腔粘连的防治方法,国内外研究比较活跃,其中有早期的放置节育环、隔离膜片、子宫支架、宫内给药、使用防粘连材料等,这些措施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临床使用中尚不理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如下几点:
(1)、由于子宫不是标准的球形,现有技术中的球囊结构的子宫支架,不能完全支撑起子宫的形状,造成在宫角等处仍然容易发生粘连的现象;
(2)、子宫的形状是一个腔体,现有技术的宫形环和薄膜组成的支架,不能充分的支撑起子宫的腔体,造成在宫型环边缘处的子宫容易发生粘连;
(3)、现有给药方式一般是在给药管的处于宫腔内的一端直接开设给药孔,这种给药方式只适合给送液体状的药液,不适用于给送凝胶状药物,不能针对子宫内易发生粘连部位给药,药物在给药管中会有一定残留,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布药型子宫支架,其具有充分配合子宫形状,全面物理隔离,预防子宫粘连,适用于给送液体状和凝胶状药物,且可以针对子宫内易发生粘连部位给药,其是一种针对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产生的宫腔粘连问题进行的预防和干预所提供的物理隔离及促进子宫内膜愈合的方案实施的载体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布药型子宫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外部形状与子宫相适应的仿生结构,所述支架本体内具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中设有球囊,所述球囊在充满状态下,与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空腔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球囊连接有充斥管,所述内部空腔连接有给药管,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布药孔。
进一步,充斥管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充斥阀,所述给药管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给药阀。
进一步,充斥阀为单向逆止的充斥阀,所述给药阀为单向逆止的给药阀。
进一步,充斥阀和所述给药阀的外部均设有保护罩。
优选的,充斥管和所述给药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球囊为具有高强度、高膨胀系数的软质球囊。
优选的,球囊为乳胶球囊。
优选的,支架本体为硅胶支架本体。
优选的,布药孔非等间隔地布置于所述支架本体。
更优选的,布药孔的孔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血去势钳
- 下一篇:密封性能较好的穿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