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火电厂蒸汽管道检测的T/P92钢现场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4909.0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5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聂铭;吴岱丰;黄丰;欧阳柳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6 | 分类号: | G01N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火电厂 蒸汽 管道 检测 p92 现场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火电厂蒸汽管道检测的T/P92钢现场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火电厂超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火力发电的主要发展趋势。在我国以投运和在建的火电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主蒸汽管道基本上采用T/P92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该钢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因此还被广泛因用于超超临界机组的联箱中。
当前,国内应用的T/P92钢主要靠国外进口,且应用历史不长,因此对其使用性能的研究很有必要。由于T/P92钢的性能特点,使用中T/P92钢组织变化不明显,光学显微镜(OM)不能判别组织转变,需要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等进行研究。
现有的火电厂超超临界锅炉管道现场取样方式为:把管道从中间切开,用线切割的方式切取试样。但SEM与TEM等只需要小块试样就可以进行观察。因此,普通取样方式会对管道造成较大损伤,同时造成较大材料浪费。此外,切割后需要就管道重新进行焊接和热处理,大大增加了检修的时间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方便高效,并大幅度减少对管道损伤和材料浪费的应用于火电厂蒸汽管道检测的T/P92钢现场取样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火电厂蒸汽管道检测的T/P92钢现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与刀柄,所述刀体由硬质合金刀片与限位圆辊两个独立部分组成,刀片前边为刃口、两边向上弯折最后成铲子状、后边经金属杆后连接刀柄,刃口、两边向上弯折处各有一个圆孔,可回转地支承椭球体状限位圆辊的两端轴头。
所述的刀口曲率半径为30mm,限位椭球体状圆辊曲率半径为30mm,圆辊底端与刀口相距2mm。
上述刀柄由圆柱形木质把柄3与金属杆4两个部分组成,金属杆与硬质合金刀片相连,镶嵌在圆柱形木质把柄上。
所述刀体宽度优选为20~30mm,长度为30~40mm,厚度为1~2mm。刀柄直径为20~30mm,长度为60~70mm。
所述T/P92钢的取样装置可应用于火电厂蒸汽管道检测以及相关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效果
1)可以用本实用新型自由选择管道内外表面需要检测部分,不限制于管道的两端取样。
2)取样不需要切割、焊接与热处理,简化取样程序,方便高效。
3)带有限位机构,取样过程对管道损伤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刀体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硬质合金刀片,2-限位圆辊,3-圆柱形木质把柄,4-金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取样装置,用于对T/P92钢等超超临界管道用耐热钢的现场取样,使得取样方便快速,并减少取样对管道的损伤。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T/P92钢取样装置实施例,包括刀体与刀柄,刀体由硬质合金刀片1与限位圆辊2两个独立部分组成,刀片前边为刃口、两边向上弯折成铲子状、后边经金属杆后连接刀柄,刃口、两边向上弯折处各有一个圆孔,可回转地支承有椭球体状限位圆辊的两端轴头;刀口曲率半径为30mm,限位圆辊曲率半径为30mm,圆辊底端与刀口相距2mm。
刀柄由圆柱形木质把柄3与金属杆4两个部分组成,金属杆与硬质合金刀片相连,镶嵌在圆柱形木质把柄上。刀体宽度为20mm,长度为30mm,厚度为1mm。刀柄直径为20mm,长度为60mm。
具体实施的时候,只需要在选定的地方用所述的装置削出小块金属片,制成试样就可供SEM或TEM观察。并不需要对管道进行切割,焊接与热处理等工序。显著的提高了取样效率与减少取样对管道造成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锆管疲劳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维振动与三维振动通用的振动扩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