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页辊间隙可调的订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4627.0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民;唐昌成;徐良;黄庭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益佳昌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5/24 | 分类号: | B65H4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33 广东省广州市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页 间隙 可调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订折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折页辊间隙可调的订折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订折机对纸页、书本的订折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在纸页14的中部打上骑马钉,之后用插刀15将纸页中部送至两条并排紧贴且反向转动的折页辊16之间,折页辊16之间的转动带动纸页14穿过两折页辊16完成折页,在纸页穿过两折页辊之间的过程中,两折页辊之间被纸页的厚度撑开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这样的机构订折出来的纸页或书本的脊部会从尖到宽从而形成一定的角度。
为了美观和翻阅方便,一些厚介质的骑马装钉册子需要将其书脊做成方脊,即在纸页中部打上骑马钉后,再将脊部加工成方形。然而使用上述传统的订折机根本无法折出具有方脊的形状,对于纸页的一次成型非常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折机构,该订折机构通过调整折页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纸页的一次折页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折页辊间隙可调的订折机构,包括安装在两个侧面板之间的两条并排的折页辊,所述两个侧面板之间设有将纸页送至两折页辊之间的插刀,所述两折页辊之间形成间隙,所述两折页辊上设有主动张开或合拢折页辊从而调整间隙宽度的张合装置,纸页进入两折页辊之间后从间隙穿过完成折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合装置包括设置在任一侧面板上的两块夹板,所述两夹板成倒置“V”型且相互分离,所述各夹板的底端铰接在侧面板上,所述各夹板上装有一辊子轴承,所述各折页辊安装在相应的辊子轴承上,所述同一侧面板上的两夹板的顶部内侧设有相对的斜面,使两夹板之间形成楔形槽,所述张合装置还包括与楔形槽配合并可在两斜面上滑动从而将楔形槽张开或合拢的楔形嵌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楔形嵌块的中部有沿其运动方向开设的滑槽,所述侧面板上装有与滑槽配合的螺栓,使楔形嵌块与侧面板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同一侧面板上的两夹板分别设有压力调整板,所述压力调整板的底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夹板上,所述两压力调整板的顶部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压力调整板的中部沿其转动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夹板上设有穿过导向槽的螺栓,将压力调整板和夹板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侧面板的内侧设有相对的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位于折页辊的下方,所述两导轨架之间装有插板,所述插板与导轨架滑动连接,所述插刀连接在插板上端,所述插板下端连接有推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折页辊两端设置的张合装置方便在折页前将两折页辊主动张开,使两折页辊之间预留合适的间隙,纸页被折页辊带动从间隙中穿过后即可形成一定厚度的方脊,而同通过调整折页辊的张开程度从而调整间隙的宽度,从而满足不同厚度的方脊纸页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统订折机构折页前示意图;
图2是传统订折机构折页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订折前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订折时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折页辊间隙可调的订折机构,包括安装在两个侧面板1之间的两条并排的折页辊2,折页辊2为橡胶辊子,两条折页辊2反向转动,即一条顺时针转动,另一条逆时针转动。两条折页辊2之间形成一定宽度的间隙,以供纸页从中穿过完成折页,且由于该间隙的存在,纸页穿过后不再是形成呈一定角度的脊部,而是能形成方形的脊部。该间隙的宽度与纸页方脊的宽度应保持一致,使得纸页穿过间隙后方脊能一次成型。
同时,由于书本的厚度不尽一致,方脊的宽度也不一样,因此该间隙的宽度需要可调,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在两折页辊2两端的张合装置来张开或合拢两折页辊2从而调整间隙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益佳昌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益佳昌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4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牵枕快换装置
- 下一篇:建筑施工水电管道预留洞口吊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