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2112.7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4;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5;H01M10/6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的日益发展,能量存储也逐渐走进人们视野,能量的存储多种多样,从产品的对比性来讲,这里我们主要从锂电池储能市场进行说明。目前存在的储能模块主要通过电池盒固定、限位,散热主要是基于两电池之间的预留间隙自散热;;极耳与极耳之间的距离太近,在装配时易造成瞬时短路,需要增加隔离层;现有储能产品来看,储能市场在我国还不成熟、完善,特别是在单体电池的温度一致性控制、极耳的连接方式等,既影响了电气性能、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电池等储能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电池装置,能让电池快速散热,同时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差缩小,提高了电池在充放电的一致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电池装置,所述储能电池装置包括外壳、电池模块、BMS检测模块、限位板和输出接插件,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盒、若干电池、导热板和相变吸热片,所述电池位于电池盒之内,所述若干电池通过电池盒的扣合固定在一起,所述相变吸热片位于导热板两面,所述导热板位于相邻两块电池之间,所述导热板与外壳相连。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与电池的极耳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模块、BMS检测模块、限位板和输出接插件位于外壳内。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模块由限位板限位固定在外壳内。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BMS检测模块和输出接插件固定在限位板上。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为方形封闭室。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铝,所述外壳材质为铝合金。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池盒上设有BMS检测线布线孔、输出线布线孔和连接板通过孔,所述BMS检测线布线孔位于电池盒上方正中,所述输出线布线孔位于所述BMS检测线布线孔两侧,所述连接板通过孔位于所述电池盒与电池极耳对应的位置。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BMS检测线布线孔为方形,所述输出线布线孔为圆形,所述连接板通过孔为方形。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所述电池模块中,所述电池盒数量为2块,所述电池数量为2块,所述导热板数量为1块,所述相变吸热片数量为2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通过在电池与电池之间增加导热铝板、相变吸热片,电池的热量通过相变吸热片吸热,再经过导热铝板将热量传递到外壳,外壳裸露在空气中,散热迅速,电池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整个电池模块之间的温度差异也将缩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的一致性,有效的增加了储能电池装置的寿命;同时,相变吸热片具有绝缘作用,可以将电池与铝板隔离,增加了储能电池装置的安全性;电池盒上多种孔洞的设计,不仅从外观上解决了布线的凌乱,也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了模块间的电气性能,更能满足电气方面的相关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池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模块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模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储能电池装置1,所述储能电池装置1包括外壳2、电池模块3、BMS检测模块4、限位板5和输出接插件6,所述电池模块3包括电池盒31、若干电池32、导热板33和相变吸热片34,所述电池32位于电池盒31之内,所述若干电池32通过电池盒31的扣合固定在一起,所述相变吸热片34位于导热板33两面,所述导热板33位于相邻两块电池32之间,所述导热板33与外壳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2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缓冲器学习
- 下一篇:防拆卸组件、拆卸工具及电池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