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箱安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0974.6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智;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箱安全阀。
背景技术
图1为目前常用的水箱安全阀,其运行原理为:介质水从C端沿A所示方向流入D端的管道,当D端的管道压力高于C端时,介质水推动支座100压紧密封圈200使C、D通道封闭,只有当C端压力高于D端时此通道才会从新开启;当D端压力升高到大于开启压力值时,介质水依靠自身压力推动弹簧300,从排水嘴400处沿B所示方向排出泄压;当D端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弹簧300压紧密封垫500使B、D通道封闭。该水箱安全阀结构复杂,且由于水路中可能有杂质,极容易造成密封位置堵塞、弹簧卡死的现象,使安全阀失去安全泄压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箱安全阀,结构简单,避免了由于水路中杂质而造成的密封位置堵塞、弹簧卡死的的问题,保证了安全阀能够安全泄压。
为达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箱安全阀,包括罐体、隔板、气囊和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罐体上并与所述罐体形成空腔;所述隔板活动安装在所述罐体内部,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上空腔内,且所述气囊的顶部与所述上盖相抵,底部与所述隔板相抵;所述下空腔的罐体上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包括侧壁,所述罐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凸起,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凸起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至少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端部设置有外沿,所述外沿和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相匹配的螺钉孔,所述上盖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罐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为法兰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内的气体为氮气,所述氮气的压力为0.4M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材质为轻质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空腔的体积与所述下空腔的体积之比为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端上设置有单向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对称分布在所述罐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安全阀,利用气囊结合隔板的形式,形成一个压力平衡回路,结构简单,避免了由于水路中杂质而造成的密封位置堵塞、弹簧卡死的问题,保证了安全阀能够安全泄压。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水箱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安全阀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水箱安全阀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水箱安全阀的俯视图;
图5为图2所示水箱安全阀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箱安全阀,包括罐体100、隔板400、气囊300和上盖200,上盖200安装在罐体100上并与罐体100形成空腔;隔板400活动安装在罐体100内部,将上述空腔分隔为上空腔110和下空腔120;气囊300安装在上空腔110内,且气囊300的顶部与上盖200相抵,底部与隔板400相抵;下空腔120的罐体上设置有进水端122和出水端124,作为优选,进水端122和出水端124对称分布在所述罐体上。本实施例中的隔板400活动安装在罐体100内部即隔板与罐体并不是固定连接的或者说至少隔板的一端是可活动的,当下空腔的压力升高时,隔板能够被推动,进而下空腔的液体能够进入上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安全阀的原理为:在下空腔中灌满常温自来水,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后,下空腔内的压力升高,推动隔板,挤压气囊内气体,自来水进入上空腔,从而降低下空腔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阀,上盖200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如焊接、铆接、螺钉连接等。较佳地,罐体100的端部设置有外沿,外沿和上盖200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螺钉孔,上盖200通过螺钉安装在罐体100上,这种安装方式,操作简便且便于拆卸。作为优选,上盖100为法兰盖,法兰盖使得罐体和上盖之间的连接更牢固,能增强水箱安全阀的机械稳固性。
较佳地,隔板400由轻质材料制成。当下空腔内的水因温度升高而压力增大时,可忽略隔板产生的重力,轻松推动隔板。罐体100还包括侧壁,在其内内侧壁设置有凸起,隔板400安装在凸起上,为了稳固隔板,设置的凸起至少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0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监听和广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山型马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