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0953.4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柳永刚;侯纪波;钟明生;王文斌;李德华;郑晓龙;张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技术制造领域的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空调制冷管道管接头上的螺母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密封装置是由塑料螺母、气压显示针、弹性伸缩圈、压紧圈、密封圈五个配件组成。此塑料螺母内部主要是采用弹性伸缩圈与密封圈的双层密封结构来起密封作用,但由于塑料螺母的内部机构复杂、加工一致性差等原因,导致空调生产时时常出现冷媒泄漏的现象,降低空调的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密封装置内部机构复杂、加工一致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简单、加工一致性好的螺母密封装置。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螺母密封装置,用于密封管接头,包括螺母壳体和密封圈。所述螺母壳体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管接头相配合的螺纹。所述密封圈为圆盘状,所述圆盘状密封圈的中心设置凸起,且所述圆盘状密封圈上设置有翻边。
所述密封圈的纵截面形状为一种“T”型,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螺母壳体的内腔。所述螺母壳体与所述密封圈为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壳体的另一端顶部设置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密封圈的“T”型凸起部位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安装在所述密封圈的圆盘翻边的内侧;所述垫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圆盘翻边内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垫片的垫片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垫片为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圆环形定位槽,所述密封圈的圆盘翻边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与所述圆环形定位槽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密封圈的压紧套。所述压紧套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压紧套安装在所述螺母壳体的内腔,并与所述密封圈的圆盘翻边相接触,所述螺母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压紧套的圆形台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壳体与所述压紧套为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螺母壳体的圆形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锁紧所述螺母壳体的长条形凸起,所述多个长条形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螺母壳体的圆形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密封装置,结构合理简单,采用密封圈和螺母壳体的组合结构对空调冷媒管道的管接头进行密封。螺母密封装置内部结构简单,能够减少本实用新型螺母密封装置的加工成本;保证加工一致性好,并且能有效的控制空调生产时冷媒泄漏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空调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母密封装置装配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母密封装置实施例一装配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螺母密封装置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母密封装置实施例二装配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螺母密封装置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母密封装置实施例三装配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螺母密封装置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螺母密封装置实施例四装配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螺母密封装置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其中:
1-螺母壳体;
11-通孔;
2-密封圈;
21-凸起;
3-垫片;
4-压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密封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螺母密封装置内设置有“T”型结构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凸起在螺母壳体的通孔内进行伸缩运动,所以可以根据密封圈凸起的变化状态,判断空调制冷管道中的压力变化。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一种螺母密封装置,用于密封空调制冷管道的管接头,包括螺母壳体1和密封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0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