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0722.3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德懿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31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电子设备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具体是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平板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平板学习机以及一些尺寸较大的手机等。这些平板电子设备比较脆弱,容易因磕碰而损伤损坏,因此人们针对地设计了保护套。在平板电子设备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无论是裸机还是套上保护套,用手拿时都比较麻烦,往往需要双手抓住。而在需要腾出一只手操作或是做其它事情的时候,另一只手只能抓住平板电子设备的一侧,这种抓法不但手容易疲劳,而且难以抓牢,一不小心电子设备就会脱落。特别是在冬天天气较冷,手指比较僵硬或是戴上手套时,更容易出现抓不牢的情况。目前的保护套一般包括用于固定平板电子设备的装载体,和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屏幕的可开合的盖合体,并不具备让使用者单手抓牢平板电子设备的设计,没办法从根本上起到预防电子设备跌落损坏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者单手抓紧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包括盖合体和装载体,所述装载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单手将装载体抓紧在手上的手持体。
进一步,所述手持体包括拉带,所述拉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底部,所述拉带的中部凸出装载体的底面,形成可让手指穿过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手持体包括具有弹性的拉带,所述拉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底部。
进一步,所述拉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装载体上设置有贯穿底板且宽度大于拉带宽度的通槽,所述底板在通槽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与连接件配合的连接槽。
进一步,每一端的连接槽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槽沿拉带的长度方向排列。
进一步,所述底板位于通槽侧边的位置上设置有便于将拉带拉出的通槽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拉带位于装载体的中间。
进一步,所述拉带沿装载体的长度方向或是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盖合体为折叠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装载体上设置手持体,使用时单手直接抓住手持体,即可实现将平板电子设备抓牢在手上,防止电子设备跌落损坏。手持体实现的方式有多种,采用一般的拉带时,拉带与装载体的底面形成一定空间,使用时手指穿过空间握住拉带;采用具有弹性的拉带时,使用时用手将拉带拉离装载体底面一定距离,再用手握住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使用平板电子设备时手掌的负担,也降低电子设备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包括盖合体1和装载体2,所述装载体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单手将装载体2抓紧在手上的手持体。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述手持体包括拉带3,所述拉带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2底部,所述拉带3的中部凸出装载体2的底面,形成可让手指穿过的空间。该实施例中的拉带3不具有弹性或是弹性性能较差,利用拉带3与装载体2的底面形成的空间,用手指穿过抓住拉带3,实现抓牢装载体2。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二,所述手持体包括具有弹性的拉带3,所述拉带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2底部。因该拉带3具有弹性,所以拉带3与装载体2的底面之间不需要预留空间,使用时直接将拉带3拉起后用手抓住即可。
作为对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2图3和图4,所述拉带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31,装载体2上设置有贯穿底板且宽度大于拉带3宽度的通槽21,所述底板在通槽21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与连接件31配合的连接槽22。使用时将拉带3两端的连接件31分别与位于通槽21两端的连接槽22配合,当装载体2装上平板电子设备时,连接件31会被平板电子设备挡住,固定在连接槽22内,从装载体2的背面将拉带3拉出后用手抓住即可。而且,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一端的连接槽22至少有一个,一般可为2至3个,所述连接槽22沿拉带3的长度方向排列。该结构可使拉带3不会突出装载体2的背面,保证装载体2背面的平整,而且当拉带3使用时间长,弹性性能降低导致长度增加时,可将两端的连接件31配合装在距离更远的两个连接槽22内,减少拉带3的松弛现象,保证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德懿,未经黄德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0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