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柜三通接线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7455.4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彦军;黄宋;齐庆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盟电气集团浙江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26 | 分类号: | H01B1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三通 接线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柜三通接线绝缘子,属于充气柜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我国得到迅速地推广和应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轨道交通及大型工矿企业等发展,对开关设备的提出了小型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免维护等新的要求,高性能、高品质的充气柜在国内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传统充气柜接线绝缘子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绝缘子本体,所述绝缘子本体包括导电体和绝缘护套;所述导电体包括一个与充气柜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和一个与充气柜内部设备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这种接线绝缘子在使用时,每个第一接线端最多只能电连接三根电缆,如第一接线端要接三根以上数量的电缆就至少需要安装两个这样的绝缘子,安装两个这种绝缘子就需要在充气柜气箱内开两个安装孔,这样就增加了气箱的漏气几率;另外,传统绝缘子中由于没有设置能够检测线路是否带电的电感应装置,工作人员无法轻易得知线路是否带电,若盲目操作,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对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传统接线绝缘子会增加充气柜气箱漏气几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充气柜三通接线绝缘子,使用该接线绝缘子可有效降低气箱的漏气几率,提高了密封性能,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气柜三通接线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所述绝缘子本体包括导电体和包裹所述导电体的绝缘护套;所述导电体包括两个与充气柜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和一个与充气柜内部设备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子本体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导电体是否带电的电感应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护套为压制而成的环氧树脂护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感应装置封装在所述绝缘护套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体为采用铜棒挤压一体成型的导电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平行设置,且与第二接线端的延伸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子本体的形状为h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护套外壁上成型有外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体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的端面上设有接线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体包括两个与充气柜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和一个与充气柜内部设备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一个接线绝缘子有两个第一接线端接线,每个接线绝缘子的第一接线端最多可以接六根电缆,比传统的每个接线绝缘子的第一接线端最多只能接三根电缆相比,接线数量更多,并且只需在气箱上设置一个安装孔,有效降低了漏气几率,提高了密封性能,其结构较为合理。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感应装置,在使用时,该电感应装置连接显示器,工作人员若要对线路进行检修等操作时,可从显示器上查看带电情况,有效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感应装置封装在绝缘护套中,这样一来就可在绝缘护套成型时将电感应装置与绝缘护套浇注为一体,省去了人工装配的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体为采用铜棒挤压一体成型的导电体,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加工而成的导电体没有搭接面,降低了电阻增加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平行设置,且与第二接线端的延伸方向相反,采用这种结构可降低导电体的整体宽度,节省的空间,可用于安装更多数量的接线绝缘子。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充气柜接线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柜三通接线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柜三通接线绝缘子的立体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绝缘子本体;2-导电体;21-第一接线端;22-第二接线端;3-绝缘护套;31-安装部;32-安装孔;4-电感应装置;5-接线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柜三通接线绝缘子的一种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盟电气集团浙江开关有限公司,未经东盟电气集团浙江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电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高温阻燃无卤建筑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