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散板支架、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4821.0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支架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以及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支架以及具有该扩散板支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在直下式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中,尤其是大尺寸的,扩散板的下方需要放置支架,以避免扩散板和膜片等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导致液晶显示的画面出现条纹或扩散不均等不良现象,影响了电视机的画面质量。
为方便该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生产组装,要求改扩散板支架在保证良好的支撑性能的同时可更方便的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支架,其可保证良好的支撑性能的同时能更方便的拆装。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扩散板支架,
包括第一端相连且第二端分开的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
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的第二端并通过背光模组的背板的通孔倒钩于所述背板的下表面的第一倒钩以及第二倒钩;
还包括支撑于所述背板的上表面的支撑盘,
连接所述支撑盘并支撑所述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支撑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盘为具有镂空中部的圆形或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穿设于所述支撑盘的镂空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
所述第一支撑臂以及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臂或第二弹性臂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臂以及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盘的中心对称的两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以及所述第二支撑臂均设置于所述支撑盘的第一垂直面上,
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均位于所述支撑盘的第二垂直面上;
所述第一垂直面与所述第二垂直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倒钩、所述第二倒钩、所述支撑盘、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扩散板支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电视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扩散板支架,通过支撑盘以及支撑臂可保证扩散板支架的良好的支撑性能;此外,当外力作用于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时,可使两者收紧,从而可通过背光模组的背板的通孔,当外力取消后,第一弹性臂以及第二弹性臂回复原形,从而第一倒钩以及第二倒钩倒钩于背板的下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散板支架,在保证良好的支撑性能的同时能更方便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支架安装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支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散板支架的右视图;
图5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6。
一种扩散板支架,包括第一端相连且第二端分开的第一弹性臂11以及第二弹性臂12,分别连接于第一弹性臂11以及第二弹性臂12的第二端并通过背光模组3的背板31的通孔倒钩于背板31的下表面的第一倒钩111以及第二倒钩121;还包括支撑于背板31的上表面的支撑盘21,连接支撑盘21并支撑背光模组3的扩散板32的支撑臂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扩散板支架,通过支撑盘21以及支撑臂22可保证扩散板支架的良好的支撑性能;此外,当外力作用于第一弹性臂11以及第二弹性臂12时,可使两者收紧,从而可通过背光模组3的背板31的通孔33,当外力取消后,第一弹性臂11以及第二弹性臂12回复原形,从而第一倒钩111以及第二倒钩121倒钩于背板31的下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散板支架,在保证良好的支撑性能的同时能更方便的拆装。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支撑盘21为具有镂空中部211的圆形或方形结构。其中图示为具有镂空中部211的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弹性臂11以及第二弹性臂12穿设于支撑盘21的镂空中部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4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进出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过边框加强强度的面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