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听诊服及听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4315.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易鹏飞;王海滨;张凯;刘洋;邵丹;唐赞;赵红;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听诊服。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听诊服的听诊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音俗称肺音,它能够反映音源特征,并且能够反映肺部组织、气管及胸壁等传播媒介的声学特性,通过对呼吸音的检测可以有效准确的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音研究已涉及声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病理学、耳鼻喉科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发展成为一种多种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和高度重视。
常见的呼吸音检测装置是听诊器,该听诊器主要由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及听音部分组成,拾音部分与受试者的听诊部位直接接触,听音部分与采集者相接触,传导部分连接于拾音部分和听音部分之间。听诊部位的呼吸音通过传导部分传至采集者的感官部位,进而通过呼吸音的规律进行诊断。
然而,在诊断过程中,采集者需要手持听诊器在听诊部位来回移动以确定声音最强部位及其传导方向,在这一过程中,采集者的手发生的抖动、受试者的身体出现移动等情况会导致听诊头与受试者之间出现相对移动,继而引入外界干扰,致使诊断结果的误差较大。
另外,该听诊器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陷:采集者在多次采集呼吸音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听觉疲劳,致使采集者无法对呼吸音中的信号进行准确的分析;由于呼吸音大多为混合音,其本身属于微弱信号,仅依靠采集者的听觉分辨,准确率相对较低;采集者对于受试者的诊断大多是基于呼吸音的规律,而这一规律仅依靠采集者对受试者在整个诊断时间内的呼吸音规律的记忆确定,导致采集者作出的诊断结果的客观性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降低采集者根据受试者的呼吸音作出的诊断结果的误差,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听诊服,该听诊服能够降低采集者根据受试者的呼吸音作出的诊断结果的误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听诊服的听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听诊服,包括本体和听诊头,所述听诊头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听诊位处。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服中,所述听诊头为多个。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服中,所述听诊头包括正面听诊头和背面听诊头,所述正面听诊头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正面听诊位处,所述背面听诊头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背面听诊位处。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服中,所述正面听诊头包括喉部听诊头、支气管肺泡听诊头和肺泡听诊头,所述支气管肺泡听诊头包括左侧支气管肺泡听诊头和右侧支气管肺泡听诊头,所述肺泡听诊头包括左侧肺泡听诊头和右侧肺泡听诊头。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服中,所述背面听诊头包括支气管听诊头、支气管肺泡听诊头和肺泡听诊头,所述支气管肺泡听诊头包括左侧支气管肺泡听诊头和右侧支气管肺泡听诊头,所述肺泡听诊头包括左侧肺泡听诊头和右侧肺泡听诊头。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服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外部,且覆盖所述听诊位的松紧绷带。
一种听诊装置,包括听诊服和诊断机构,所述听诊服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听诊服,所述听诊服的听诊头通过导音线与所述听诊机构相连。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装置中,所述诊断机构包括能够将所述听诊头传导的呼吸音处理为可诊断信号的信号处理仪。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装置中,所述诊断机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信号处理仪相连。
优选地,在上述听诊装置中,所述诊断机构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信号处理仪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听诊服包括本体和听诊头,该听诊头设置于本体上的听诊位处。使用该听诊服时,受试者直接将听诊服穿在身上,听诊头的位置对应受试者身上的听诊位,采集者即可对受试者进行诊断。相比于背景技术所介绍的内容,受试者穿上上述听诊服后,即使采集者的手发生抖动,或者受试者的身体出现移动,听诊头与受试者之间的相对移动也会保持在较小的幅度内,进而降低上述情况引入的外界干扰,以此降低诊断结果的误差。
由于上述听诊服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听诊服的听诊装置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4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