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料机搅拌贮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2438.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祥;叶柱麟;陈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祥;叶柱麟;陈德仁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料机 搅拌 贮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料机搅拌贮槽,是一种提供具有均匀加热辅助碎料的新式搅拌贮槽的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传统碎料机具使用的碎料贮槽,因其碎料结构设计大都以回转搅拌碎料方式做设计,其中用以贮放的贮槽,一般习见的搅拌贮槽的设置,不论是长方形或圆桶状的设计,都仅具贮置作用,配合内置的旋转搅拌刀具的搅动,用以达到碎料的操作目的,然如此的碎料操控设计,其实在特殊较软料材质或类似皮革物料,因为其材质兼具韧、展延的特性时,若再加上内含有硬质骨块等的参杂物料时,不仅不易切割碎料,尤其在搅拌切割时,因为骨肉间不易分离,极易形成实际碎料的困扰,故通常需配合预先做软质料适当的熟硬化处理,即使骨肉间得以做便利的碎裂分离处理,其因为处理上的不易分开处理,若将其分成不同程序的加工,不仅会造成碎料加工的不便,更且可能有实际安全卫生的疑虑,故如何有效的将碎料贮槽予以做有效的加热辅助,以便形成物料熟成的辅助,因此贮槽的简易及恒温加热控制,便成为本实用新型开发的起缘,基于有效的加热及实际加热的均温控制的需要,亦才有本实用新型的改良设计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创作者为一群专业搅拌机具制造商家,对于前述传统碎料处理时,因为物料熟化需要,所衍生实际加工操作上的诸多不便缺失考量,特依多年来于搅拌碎料机具开发的经验,针对不同物料同步碎料处理所可能产生的特殊加热需要,加以改良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碎料机搅拌贮槽结构改良,直接于搅拌贮槽的U形底弧面外侧,以密闭的热媒油槽做贴覆包覆,配合加热装置使用,透过底部均匀包覆加热辅助,使碎料操作时 可简易熟成辅助,有效大幅改善实际碎料处理上所衍生诸多不便及安全性疑虑及缺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良的碎料机搅拌贮槽,包含有搅拌机组装机架本体及设于机架本体中央上方,用以贮放搅拌材料用的贮槽,和组装于槽体内部搅拌碎料用的轴杆及其杆面上分布的刀杆构件,其中,贮槽的U形面底部外侧依两侧端板延伸凸出,配合相同弯弧板片包覆,形成架空的中空贮料空间,供注装热媒油形成一加热用的热媒油槽,依热媒油槽的弧形外侧设装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热媒油槽,使贮槽底部得以均温迅速加热保温。
优选地,热媒油槽依贮覆槽形预先制作贴置组装。
优选地,所述热媒油槽的加热装置设于槽形两侧相对角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用新型目的在于:碎料用贮槽的U形槽底部外侧,以预制相同造形弯弧的热媒油槽,直接贴覆于外侧,并于槽形两侧相对角的位置,分设一加热装置,供形成相对流动状的加热,使贮槽底面得以达到均温状的加热效果与维持,方便碎料工作连续有效,达到迅速实用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碎料机的结构组装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碎料机组装外观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贮槽外观示意参考图。
【符号说明】
10机架本体
20贮槽 201热媒油槽
21加热装置 22轴杆
23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贵审查委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谨配合下列实施例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碎料机搅拌贮槽,主要将一般搅拌贮槽结构设成兼具搅拌及加热辅助的结构改良设计,其结构改良请参阅图1-3所示,搅拌碎料机具的机架本体10上半部设装供原物料装填贮料用的搅拌贮槽20,一般呈U形状设计,槽体依搅碎物料需要,于弧形的底部外侧,包覆一呈中空状的热媒油槽201直接贴覆组装,按亦可直接于槽体的弧形底部外侧,依两侧端板延伸凸出后,再包覆一层外板面,封闭组成一密闭的中空槽状,供于其内部充填热媒油料,配合加热装置21组装,供对热媒油料做加热操作,提供碎料时贮槽20内的加热辅助用,为使热媒油料加热的均温操作需要,加热装置21可直接组装于贮槽20槽体长方向两侧相对角的位置,藉以达到热媒油内部加温的热循环对流,确保加热迅速效率提升,而透过槽形完全包覆的设计,收到较均温控制的稳定恒温加热效果,使位于贮槽20内部所设轴杆22转动同步连控组装碎料用的复数支刀杆23,做同步回转动的搅拌及碎料操作;使搅拌或切割碎料操作,达到便利迅速确实的实用功效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祥;叶柱麟;陈德仁,未经陈志祥;叶柱麟;陈德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2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扶式农药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菜蛾绒茧蜂的田间释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