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确分度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2214.0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佳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02 | 分类号: | B23Q1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分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削机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中的分度盘。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在工件的圆周上加工一些凹槽或者花纹,且对工件上的凹槽或花纹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保证加工精度,需对工件每次转动的角度都要求掌握得非常精确,分度精度高,那么加工的精度也就高,因而分度盘的分度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精度。现有的分度盘大多是通过位于分度盘圆周上细小密集的齿或者圆孔来实现分度的,而没有设置相应的刻度,因而无论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还是在机床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都不能直观地得知分度盘转过的度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度数精准的精确分度盘,通过分度盘上的刻度线,可得知分度盘转过的度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分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盘包括固定盘和活动盘,活动盘可绕固定盘的中心线旋转,固定盘和活动盘上均设有刻度线,活动盘上的刻度线线数多于固定盘上的刻度线线数。
进一步地,固定盘和活动盘上均标有“0”刻度线。
进一步地,固定盘上开设有孔,活动盘位于该孔内。
进一步地,活动盘为圆环,且套装在固定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盘可绕固定盘的中心线旋转,通过固定盘与活动盘上的“0”刻度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活动盘上与固定盘上刻度线重合的刻度线,可计算出活动盘转过的角度,从而得知分度的度数,方便读数,度数精准。
2、无论是活动盘位于固定盘的孔内,还是圆环形的活动盘套装于固定盘上,能有效地较小分度盘的空间,并且易于读取位于端面的刻度线表示的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活动盘转过110°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活动盘转过160°后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固定盘、2—活动盘、3—刻度线、4—孔、5—“0”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该分度盘包括固定盘1和活动盘2,固定盘1中心开设有一孔4,活动盘2放置于该孔4内,并且活动盘2可绕固定盘1的中心线旋转。固定盘1和活动盘2的端面上均设有刻度线3,本实施例中,固定盘1上设有32根刻度线3,并规定了“0”刻度线5,相邻两刻度线3之间的夹角为11.25°;活动盘2上设有36根刻度线3,并规定了“0”刻度线5,相邻两刻度线3之间的夹角为10°。当两者的“0”刻度线5重合时,第一根刻度线3之间的夹角为1.25°。
分度盘的原始状态如图1所示,固定盘1与活动盘2两者的“0”刻度线5重合,之后分度盘转动一定的角度,两者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活动盘2的“0”刻度线5位于固定盘1的“9”刻度线与“10”刻度线之间,活动盘2的“7”刻度线与固定盘1上的某一刻度线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活动盘2转过的角度为: ,因此活动盘2转过的角度为110°。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该分度盘包括固定盘1和活动盘2,圆环形的活动盘2套装与固定盘1上。与实施例一相同,固定盘1上设有32根刻度线3,并规定了“0”刻度线5,相邻两刻度线3之间的夹角为11.25°;活动盘2上设有36根刻度线3,并规定了“0”刻度线5,相邻两刻度线3之间的夹角为10°。当两者的“0”刻度线5重合时,第一根刻度线3之间的夹角为1.25°。
分度盘的原始状态如图3所示,固定盘1与活动盘2两者的“0”刻度线5重合,之后分度盘转动一定的角度,两者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活动盘2的“0”刻度线5位于固定盘1的“14”刻度线与“15”刻度线之间,活动盘2的“2”刻度线与固定盘1上的某一刻度线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活动盘2转过的角度为:,因此活动盘2转过的角度为160°。
当然,当安装好工件后,固定盘上1的“0”刻度线8并一定与活动盘2上的“0”刻度线8重合,因此,此种情况下分度盘转动的角度即为分度盘转动前后两次数值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佳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佳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2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